宁陕县地广人稀,生态环境保持良好,水利资源十分丰富,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2008年,县委、县政府把水电开发确定为全县十大翻身项目之一,这必将对我县经济的发展与腾飞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无疑为我县水电开发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特别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十个重点水电站建设项目更是如此。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十个水电站总装机容量41660KW,设计年发电量14559万KW.h,按设计发电量可为国家提供各种税费2948197.5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32732.5元,这些收入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我们在看到可观收入的同时,更应看到水电站建设有可能给我县带来的潜在矛盾,众所周知,我县绝大多数水电站建设都是经流式电站,受地理位置影响,拦水坝到机房之间相隔少则三、四公里,多则五、六公里,这样长的一个引水过程,势必造成拦水坝与机房之间水量剧减,影响该区间的农田灌溉、村民饮水、旅游开发。以汶水河流域为例,2008年确定的十二个重点水电站建设中有七个在汶水河流域,这七个电站年设计发电量6837万KW.h,按设计发电量可为国家提供各种税收1384492.5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6.1万元,汶水河流域现有水田3700余亩(实际受影响1200余亩),上述电站运行后或多或少会影响到稻田灌溉,出现水改旱的现象。根据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2007年我县水稻平均亩产500公斤,玉米350公斤,水稻、玉米平均单价2.00元/公斤,该区域受影响的1200亩水田,产水稻60万公斤,收入为120万元,如果改种为玉米,产玉米42万公斤,收入为84万元,水稻与玉米的之间差价为36万元,如果政府从财政收益中补齐村民改种粮食品种而造成的差价,从理论数据上来看,县财政还有10万元的财政收入,但如果再加上水位降低而影响村民饮水投入,也就是说,从局部利益、小利益来讲,县财政可能还要拿出部分资金来化解有可能形成的矛盾,政府有关部门还要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解决有可能引发的群访群诉问题。如何提前预防和化解这一矛盾,使水电开发与村民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我认为:
一、电站开发其拦水坝应按年均正常水位的一半进行设计、建设,适当减少装机容量,使水电开发与农田灌溉、群众饮水、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
二、 在所有水电站未运行之前,在重点区域、重点部位修筑拦水坝,基本保持现有水位,避免因河道干涸,少了绿水的灵气,影响游客雅兴和农田灌溉;同时,也可适当增加投入,改变灌溉渠道线路,提高堰渠防渗漏等级。
三、 结合宁陕实际,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规,增收水资源补偿费,用于弥补因改种粮食品种而减少的收入或修建饮水工程。
四、 以农户集中居住区域为重点,捆绑使用国家投入资金,重新布设饮水管道或打地下井、修蓄水池;对于分散的住户,适当进行补偿另找水源,解决吃水问题。
五、 定期向该区域河道投放鱼苗,保持水生物的繁衍。
水电开发在宁陕作为一个新型产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这必将促进我县县域水电经济的规模,提高水电产业化水平,同时提前预防和化解有可能产生的矛盾,更有利于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