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宁陕县万达水电有限公司在汶水河拟建电站3000米引水隧道工程面向全国招标,该县新一轮水电开发热潮已经兴起。
该县自2001年底跻身“十五”期间全国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县之后,在连续两年遭受暴雨洪灾的情况下,过5年艰苦卓绝的建设,于今年5月顺利通过达标验收。地方小水电的飞速发展,成为水利产业的重要支柱和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变农村面貌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电源建设快速发展。5年间,全县新建水电站2座,总装机400kw,在建电站一处6000kw。本县个体户投资装机250千瓦的凉水井电站和水电企业职工入股建设装机200千瓦的落钱岩电站,于今年3月竣工投产。装机6000千瓦、总投资5940万元的太山电站工程于2004年10月开工建设;鱼洞子和土地梁两座运行十年以上的电站技术改造全面完成,年增加发电量达100万千瓦时。
电网建设步伐加快。先后新建35kv变电站2座,变电站容量7640kvA,35kv输电线路6条110km;新建与改造10kv线路226km、改造和新增变压器120台/17340kvA;新建与改造低压线路1172km,改造低压线路1792km。乡、村、户通电率分别由2000年的100%、100%、92%、提高到了100%、100%、98.5%。
城乡居民用电质量普遍提高。实施同网同价后减轻了农民群众的负担,提高了用电水平,人均用电量和户均生活用电量分别增加154千瓦时和155千瓦时,小水电代燃料户增加1584户。
建设期间共投入资金9762万元,增加了税收;迅速崛起的小水电产业成为了财政收入的支柱之一,水电企业年上缴税收逾百万元。部分农村家庭用上了电炊具,全县年减少薪柴木材采伐5.5万立方米,保护林地面积1.5万亩左右,森林覆盖率提高了6.1%。在2000年至2004年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 17 %。
卓有成效的小水电建设,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协调、健康、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县委、县政府对小水电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将小水电作为重点产业来来抓。新机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放宽政策,引导各类投资主体以股份制形式兴办水电站;大力招商引资,鼓励县外客商投资办电;灵活经营机制,鼓励职工参股,做到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建设。目前,全县新组建小电开发私营企业7家,个体私营企业投资在建电站5座、总装机达7500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