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十月我县创建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活动回眸
经济发展的巨轮之所以快速前进,文明风帆的强力作用是须臾离不开的。年初以来,我县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遵循“发展与保护并重,建设与改造并举”的原则,积极开展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创建活动,文明宁陕的美丽画卷芳颜初绽……
领导重视 目标明确 措施有力
新年伊始,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创建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宁陕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全力打造秦岭生态乐园,全面推进一带两区建设”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通过召开县委常委会、全委扩大会议、创建工作动员大会等形式,进行全面部署和层层动员,全县形成了“上下一盘棋、奋力抓创建”的良好氛围。一是健全机构,形成合力。组建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县上四大班子领导、各乡镇、县直有关主要工作部门合力抓、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创建工作机制。同时,为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关于开展创建省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决定》。二是突出工作重点。按照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的基本要求,在市文明委的指导支持下,我县结合实际,明确了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特色产业发展、文明细胞创建、地方文化建设等项工作重点,把抓好重点工作任务贯穿于创建工作的始终。三是推行了创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创建工作纳入了各级、各部门的主要目标考核内容。县委、县政府与各乡镇、各有关主要工作部门逐一签订了创建工作责任状,县文明委将具体工作细化到乡镇、部门、单位,落实到月、到责任人,进一步夯实了各项创建工作任务。四是成立了创建工作办公室,对全县创建工作统一组织、协调、监督、指导。五是强化督导奖惩机制。县文明办细化量化了工作目标,排出 “工作到项目、工作到周、工作到月”任务表,并定期深入创建一线检查指导,做到媒体周周有点评,创建办公室月月有检查,创建工作月月有进展。六是对创建工作实行效能监察。县人大、县政协充分发挥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民主监督的职能,参与创建活动。分别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重点建设项目、重点乡镇、部门进行工作视察,推动创建的健康发展。通过创建活动的有序开展,进一步激发了全县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美化家乡的信心和斗志,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工作思路进一步明晰,全县形成了重点突出、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创建局面。
突出重点 精选载体 狠抓落实
各乡镇、各部门按照县文明委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突出工作重点,精选活动载体,狠抓工作落实,在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城镇环境的改善、五大创建的开展和地方文化建设上取得明显成效。
思想道德建设内容丰富,公民素质进一步提高。在全县各部门、各乡镇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中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得到提高,为民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同时,为把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引向深入,县、乡部门党委中心学习组把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作为今年学习的重要内容。为鼓舞和激励全县人民积极投身于新一轮经济建设大潮中,树起新的精神标杆,县委、县政府继承宁陕历史和传统、顺应时代新的要求,总结和提炼出“团结拼搏、求真务实、克难奋进、争创一流”的新时期宁陕精神。为大力弘扬和宣传新时期宁陕精神,县委宣传部作出了在全县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宁陕精神学习宣传活动的安排部署,全县上下形成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的热潮。县文明委发出了《关于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县人大办、县委宣传部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宁陕县公民道德与诚信建设、新时期宁陕精神和人大基本法律法规百题知识竞赛活动”;县文明办、总工会、妇联、团委联合开展了“创建文明诚信家庭活动”;县文明办、工商局在全县企业、工商户中开展了“文明诚信企业(个体工商户)创评活动”;县文明办与移动公司在县城组织开展了“创建文明先进县、争做文明宁陕人”万人签名活动;广电部门在有线电视台开办专题栏目,宣传先进典型,鞭鞑不文明行为,工商、城建、税务、交通、质监、经贸、安监、卫生等经济执法、执收部门在各服务行业和经济组织从业人员中多种形式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诚信教育,教育部门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开展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积极为未成年人办实事、办好事。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掀起了强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文明素质的新高潮。近2000人参与了人大办、宣传部组织的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百题知识竞赛活动。县直部门、乡镇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达到有学习资料、个人学习笔记、专题讨论和学习心得体会文章。“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单位显眼位置做成永久性固定标语,《文明公约》、《居民公约》、《村民公约》在机关、农村、居民中得到了修订和宣传,做文明公民、创文明机关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把“建设文明生态城市、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让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县委、县政府领导亲自上手,科学制定建设规划,考察学习外地经验,确定重点建设项目,坚持大手笔、高起点,以县城“五个一”为重点的城镇建设工程全面铺开,并取得明显成效。滨河公园一期工程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正在加紧进行,河堤东西街改造工程、美化亮化县城中心一段河工程已基本竣工,改造一批背街小巷、改造县城一条供水网管、规范一处农贸市场等重点工程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据统计,今年元至十月,宁陕县城基础设施计划总投资达855万元,已完成投资716万元。江口、皇冠、金川、汤坪、筒车湾、四亩地、广货街等乡镇集镇建设步伐加快,街道硬化、给水排水、防洪河堤、电力通讯、美化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新的变化。同时,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坚持把城镇管理的“关口前移”,让有效的管理机制贯穿于规划、审批、建设和日常运行的各个环节之中。县委、县政府多次专题研究城市管理问题,责成城建、卫生、交警、交通、环保等部门依法加大对城镇管理的力度。建立健全以卫生、交通、市场为重点的长效管理机制,全力做好以县城为重点的城镇综合整治各项准备工作。
五大创建蓬勃开展,示范作用有效发挥。各级各部门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五大创建”活动,在机关、行业、农村、学校广泛开展了“文明单位”、“文明机关”、“文明示范窗口”、“文明村”、“文明校园”、“安全乡镇(村)”、“卫生先进单位”等系列创建活动。长廊沿线各乡镇积极开展“千里精神文明长廊建设”活动,把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治安模范乡镇”、“卫生集镇”、“科技示范基地”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夯实责任,狠抓落实,以公路段为代表的创建省级、国家级文明单位的示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至目前,全县荣获中、省、市、县各类文明单位荣誉的共计238 个单位,2005年有70个单位积极开展了中、省、市、县各类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同时,各乡镇结合退耕还林、重点村建设,深入开展“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活动,使农村的“五乱”和“脏、乱、差”得到有效遏制。
文化建设力度加大,干群面貌焕然一新。为服务旅游产业发展,打造地方文化品牌,着力提升我县文化建设水平,经过多方酝酿讨论,于今年6月确立了我县“秦岭森林休闲文化”品牌,填补我县无文化品牌的空白。为实现“月月有活动、节日掀高潮”的目标要求,各乡镇、各部门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健康向上、寓教于乐的传统节日文化体育活动,激发干部群众“热爱宁陕、建设宁陕”的热情。年初,县总工会牵头,成立了“首支宁陕城区职工业余乐队”;“五、一”期间,由县总工会牵头,成功举办了“宁陕县庆五、一民间文艺调演”活动;“六、一”期间,由县安监局牵头,举办了“宁陕县安全杯职工篮球赛”;由县委宣传部、计划生育局、团县委牵头,联合举办了庆“六一、关爱女孩希望工程广场募捐文艺演出活动”;七、一”期间,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地税局牵头,联合举办了“廉政之歌演讲比赛”;“十·一”前夕,县委、县政府与省国际机场管理集团公司联合举办了“庆国庆暨生态旅游兴宁陕大型广场文艺演出”。同时,县、乡两级想方设法加大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新华书店、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等管理和投入力度得以加强。为净化和规范文化市场,打击黄色、盗版、凶杀及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文化产品,教育、公安、文化、宣传、工商经常组织文化市场检查,对校园周边环境开展定期检查和综合整治。各乡镇结合各自实际,组织干部、群众、学生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为我县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一系列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凝聚了人心,鼓舞了斗志,繁荣了全县文化事业,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紧扣主题 有机结合 促进发展
年初以来,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创建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这一主题,把创建工作与经济建设和其他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紧紧抓住西汉高速公路和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机遇,积极推进“一区两带”发展战略,全面实施“食药游”三大产业建设,全县经济建设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与以往相比呈现出超常规发展强劲势头。前三季度,县域经济发展创出了历史新高,国民生产总值完成24326万元,同比增长11.9%,农林牧渔业总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