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结果分析
200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各项政策激励下,我县县域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县域经济总量明显提升,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县域经济总体运行态势向着又好又快方向发展。
一、陕西省县域经济考核结果
经对全省83个县(市)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30项主要指标进行综合监测和排位,神木县、靖边县、府谷县、志丹县、吴起县、韩城市、高陵县、黄陵县、安塞县、凤翔县为2008年度“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宜川县、清涧县、永寿县、富县、横山县、子洲县、洛南县、麟游县、陇县、平利县荣获2008年度“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
我市9个县(不包括汉滨区)在综合考核中,位次4升5降:汉阴县列57位,比上年进1位;石泉县列46位,比上年进5位;宁陕县列76位,比上年退8位;紫阳县列65位,比上年退4位;岚皋县列80位,比上年进3位;平利县列59位,比上年进10位;镇坪县列77位,比上年退18位;旬阳县列34位,比上年退1位;白河县列73位,比上年退13位。汉滨区列24位,比上年退15位。
二、2008年县域经济社会监测指标完成有新突破
(一)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高,运行态势良好。一是经济实力稳步增强,2008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249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40%,人均达到11702元,总量、增速、人均分别进1位、4位和2位;二是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实现19.71%,进9位;三是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不断增强,2008年我县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410万元,比上年进4位;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双进位,200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9523元,比上年增长27.70%,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431元,比上年增长25.30%,增速分别进9位和3位。
(二) 社会发展总体态势运行平稳。一是在财政强有力的支持下,加大了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支出,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支出占到财政总支出的38.08%,比上年提高2.42个百分点,位次只退1位。二是教育事业实力进一步增强,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78.99%,比上年提高4.65个百分点,进15位。三是社会治安工作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公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3.95%,进11位。
(三)、资源环境得到良好的改善和保护,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一是常用耕地得到很好改善和利用,耕地面积指数比上年增长1.04个百分点,进7位;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实现79.21%,进17位。二是单位GDP污染物排放量为0.013吨/万元,进52位,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为4.54%,位次与上年持平。
三、我县退位的主要原因
从县域经济考核位次变化情况分析,既有全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强县经济再创佳绩带来的差距,更主要的是我县县域经济总量不强、结构不优及发展缓慢的问题仍较为突出。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总量位次不高。地区生产总值位次在75位;财政总收入在76位;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在64位,三项指标在我市均排名靠后。
二是人均指标差距拉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分别进9位和3位,但人均拥有量仍处于我市末位,在全省分别占77位、72位,比上年后退6位和4位。
三是发展慢的问题突出。我县财政总收入本来就不高,加之省财政处上调了我县上年的财政基数,把上年的财政总收入2716万元调整为4530万元,增长速度由23.8%降为-24.53%,列81位,比上年退48位,直接影响了我县的排名。退位明显指标为:财政总收入增长(-24.53%),退48位;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9.8%),退11位;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27.94%),退6位。
四、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我县县域经济发展虽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发展不快,质量效益不高,结构难以优化等问题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县域经济发展技术、资金、人才匮乏,财政困难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二是主导产业发展比较滞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三是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没有得到稳步提高,工业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发展结构还不够优化;四是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还缺乏拉动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
针对2008年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薄弱环节,为了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我们要重视差距,寻求发展新突破。为此,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几点建议:
1、把县域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发展思路之上。切实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的重要载体,既要考虑一二三产业的平衡发展,又要考虑经济效益和发展后劲,既要考虑经济指标的提高,又要考虑社会效益的提高,按照和谐发展的要求进一步理清思路。
2、进一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新发展。我县农业基础十分脆弱,主导产业形成不了很大规模,农业产业化难以步入较快进程。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主导产业发展波动性加大,迫切需要龙头企业来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开拓市场、创新技术。注重吸引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到我县投资办厂,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3、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多年来,我县工业经济比较薄弱,只有工业经济的发展,才能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机会,为财政增长提供财源。一要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努力实现我县工业多产化,要引导民营企业投资农产品加工,使民营企业真正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二要解决现有工业企业的突出问题,帮助企业把金融危机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力争工业经济快速复苏;三要做好水电企业的整合,使水电工业企业管理与效益跃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