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以来,我县继续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富民”发展战略不动摇,继续主攻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实施“八大”民生工程,全力抓好“十大”翻身项目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稳步增长。为应对金融危机,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据市统计局评估认定,前三季度生产总值实现6.241亿元,同比增长16.3%。
一、综合情况
2009年市政府下达我县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为:全县生产总值9.6亿元,增长14%;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分别为27% 和2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增长3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8亿元,增长21.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0800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2920元,增长20%;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5.19%;财政总收入7000万元,一般预算收入2000万元。
截至九月底,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241亿元,同比增长16.3%,占全年任务9.6亿元的6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614亿元,同比增长6.1%,占全年任务2.69亿元的60%;第二产业完成2.644亿元,同比增长23.5%,占全年任务4亿元的66.1%;第三产业完成1.983亿元,同比增长17.7%,占全年任务2.91亿元的68.1%。
2009年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单 位 总 量 增速% 完成任务%
生产总值(GDP) 亿元 6.24 16.3 65
工业增加值 亿元 1.25 14.1
#规上工业 亿元 1.06 22.1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7.91 25.4 83.3
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66 19.8 72.9
财政总收入 万元 5304 5.5 75.8
地方财政收入 万元 1949 51 97.5
地方财政支出 亿元 1.42 41.6 79.9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8530 19.8 79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元 2516 16.6 73
二、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农村经济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有所扩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开发力度加大,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夏季粮食总产达到6843吨,比上年增长1.5 %,全年粮食总产预计可达到20668吨,比上年增长10.5 %。食用菌产量比上年大幅增长。以畜牧养殖为主的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措施得力,效益明显提升,猪、牛、羊、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55895头、5231头、32915只、39.41万只,同比分别增长22.0 %、12.2 %、 50.2%、17.4 %,肉类总产量达到2707吨,同比增长11.8 %。今年我县特色中药材猪苓市场价格稳定(每公斤50元以上),野生植物采集变卖的价格上涨,为农业产值增长增添新亮点,前三季度实现农业总产值27965万元,同比增长6.4%。
2、工业经济企稳回升,效益进步一步提高。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县矿产企业造成的影响逐步减小,部分处于半停状态的企业基本恢复正常生产。前三季度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3.76亿元,同比增长42%,占年度计划的86.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工业销售产值达到2.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3%。
3、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91亿元(不含农村私人建房投资),同比增长25.4 %,其中城镇项目投资7.91亿元,同比增长33.2%。全年投资建设项目47个,其中今年新开工项目28个。按产业活动分:一产完成投资5679万元,同比增长62.5%,二产完成投资17480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三产完成投资55970万元,同比增长33.4%,
4、消费品市场持续旺盛。前三季度全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62亿元,增长19.8%,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商品零售额1.287亿元,增长16.1%,住宿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746万元,增长34.5%,消费品市场旺盛活跃。公路客货运周转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7.6%。
5、财政金融形势保持稳定。前三季度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5303.6万元,增长5.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949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51%,全县地方财政支出14211.5万元,同比增长41.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252.9万元,同比增长25.4%。金融方面,止 9月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为9.424亿元,比今年初增长22.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5.137亿元,比今年初增长14.2%;各项贷款余额为2.943亿元,比今年初增长45%。存贷款差额6.48亿元,比年初存贷款差额5.64亿元增长0.84亿元,金融形势稳定。
6、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30元,同比增长19.8%,其中工薪收入仍然靠城镇职工工资收入拉动,人均收入达6495元,增长 25.9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16元,增长16.6%,其中工资性收入1166 元,占期内现金收入的46.6%,外出务工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有力支撑。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整体情况看,前三季度我县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但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完成目标任务仍很艰巨,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前三季度我县GDP增速处在全市第4位,要实现年度综合考核“保三争二”目标,全年生产总值(GDP)任务9.6亿元、增速14% ,则GDP要达到10.0—10.3亿元的总量和16.5%以上的增速,依据我县各行业前三季度发展状况分析,拉动其实现预期增长的后劲显得不足。从统计角度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农业生产增长潜力不大。我县农业生产没有龙头加工企业带动,循环经济产业链不够明显,也没有适合当地增产增收的新技术可更新推广,当年农业产值、增加值总量及其增长速度必然有限。
二是规模工业任务欠账较大。第三季度规模工业企业虽逐步恢复生产,但产品销售市场仍然低迷,特别是支撑我县工业的钼矿、铁矿产品价格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比上年仍大幅下降。销售产值、利税等多项指标反映不出实际完成的生产情况,故此工业增加值增速难以完成目标任务。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分别为27% 和27.8%的目标任务还差13和5.8个百分点。
三是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乏力。我县今年的建设项目国家投资比较少,仅靠地方投资带动,动力必然不足。前三季度投资增速25.4%,建筑业增加值增速已达到27.6%,排名还在末位。还需要加快重点项目投资,方可实现经济持续的快速增长。
四是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前三季度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均超过完成年度考核任务的平均进度,支出也完成年度预算1.779亿元的79.9%,但年初预算的支出总额只有上年实际支出总额2.382亿元的74.7%,收支矛盾较为突出。前三季度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速度仅25.4%,比上年下降15.6个百分点,直接影响到全县经济总量增长。
五是交通运输增长速度呈现减缓趋势。今年交通运输业中客货运周转量增长速度,由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直接依据抽样调查评估,难免存在一些主客观因素影响到本县的交通状况的准确反映,从而直接影响到我县第三产业的发展。
六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缓慢。
四、对策建议
按照国家统计局《地区季度GDP数据审核评估方法》关于“经济发展必须与财政收入、增值税、营业税、一般公共服务支出、金融信贷、固定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