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要闻

宁陕宣传思想工作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齐致祥 谭海波 杨 宁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1-05-30 00:00 【打印本页】

 


    地方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林改、新农合、平安建设等工作先后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新农保、“蛋奶工程”走在全省前列……近年来,宁陕县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内聚人心、外树形象鼓劲加油的作用,成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理论教育活思路
   
    该县把理论教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以县委中心组学习为龙头,找准全县经济发展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提高各级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执政能力。县委中心组坚持每月学习一次,县委书记陈伦宝亲自确定学习内容和书目,带头调查研究,结合县情确定了符合宁陕实际的一系列发展思路。

  该县把理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采取集中研讨交流、举办学习讲坛等多种形式,强化理论中心组学习。在全县深入开展了“六个一”理论学习活动和“三讲三学三赛三考”活动。全县500余名领导干部和乡镇干部围绕“创优争先”、“连心工程”等活动,深入到建设工地的现场和农户的家中,开展政策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

  皇关镇党委书记向平昌深有感触地说:“县上开展理论学习活动,灵活了学习方式、丰富了学习内容、增强了实际效果,更激活了我们每一位干部的思路,只有学懂、吃透党的政策,才能做好各项工作。”探索创新的理论教育经验,富有成效的理论武装工作,得到了上级宣传部门的好评,宁陕县委宣传部被省委宣传部授予2007-2009年全省理论工作先进集体。
   
    新闻外宣塑形象
   
    近年来,宁陕县充分发挥新闻外宣的重要作用,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组织展开崛起宁陕、和谐宁陕、绿色宁陕、活力宁等系列新闻外宣战役,为全县引资金、上项目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该县精心组织了项目建设、平安建设、民生工程等方面的新闻报道,开展“产业宣传示范工程”,对蛋奶工程、林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新农保等主题进行重点宣传,立体反映了宁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实行新闻发稿情况季度通报制和每周评稿制,全县年均在市以上各类媒体发稿都在3000篇左右,省级以上报刊发稿逐年增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营养计划”、连心工程等多项亮点工作受到中、省媒体关注和重点报道。先后推出了省级优秀公务员陈述勇、农村党支部书记陈福松、好媳妇詹平兰等10个模范人物。经过几年努力,宁陕对外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

  对外宣传亮名片。宁陕县采取借梯登高、策划对外宣传专题等方法,加强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开发潜力的宣传;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宣传。近年来,县上争取扩大内需项目87个、争取资金14.8亿元,18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6.6亿元;招商引资项目37个,签约资金超过百亿。
  该县县委宣传部还组织人员开展了“下基层、进农村、看变化、谋发展”、“寻访典型”等系列采访调研活动,形成了一批调研报告、采写了大批稿件,为县域经济发展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积极主动占领网络宣传阵地,建设了宁陕宣传网,影响日益扩大,年均发稿4000篇、点击量超过10万次。
     
    文明创建树新风
   
    宁陕县在全县范围内广泛组织开展了文明机关、文明单位、和谐社区、文明景区等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培育了一批省、市、县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组织编印了农民教育、干部素质提升等系列教育读本。开展了“文明创建进乡村、文明新风进农家”活动,培育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讲文明、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宁陕县不断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深入开展了“五好四爱三创业”活动,出台鼓励扶持政策,建立起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开发、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体系,强力推动全民创业,催生了“袁记农庄”业主袁淼等一大批创业典型。推行新的目标责任考评办法,涌现出了李华文、尹学金、汪顶宗等一批劳动模范、道德模范、优秀公务员先进典型。

  该县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同时,启动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重大节庆活动和群众性文体活动,积极推进县级文化体制改革,宁陕县文化综合执法大队挂牌成立。与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合作建设的大秦岭艺术创作中心奠基开工。为全县14个乡镇建成30个农家书屋,皇冠、太山、筒车湾三个文化站已建成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