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要闻

隐形的翅膀

作者:郭 青 谭海波 唐 明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1-05-30 00:00 【打印本页】

 


    2005年接待游客4.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60万元;2010年接待游客16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5.5亿元。两组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宁陕县的旅游产业已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正在成为陕南山区旅游发展的“高飞头雁”。

  旅游产业迅猛发展的背后是文化的有力推动。近年来,秦岭腹地的这个山区小县,从传统文化、旅游文化、群众文化入手,不断加强文化建设,以此加快旅游产业的提档升级,激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为山乡乘风腾飞插上了一双无形的翅膀。

  传统文化提升内涵

  素有“南山老林”之称的宁陕,自清朝设“宁陕厅”,取其“安宁陕西”之意。古有“栈道千里,通于蜀汉”,古子午栈道由北向南纵贯其境,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留下了无数史迹奇观,形成了秦楚交融、独具地域特色的民俗风情。

  在加强文化建设过程中,宁陕县始终把“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弘扬传统,保护遗产,丰富文化内涵”作为提升该县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抓手,加强文化根基和文化精神的培育,充分展示宁陕文化底蕴,着力打造具有宁陕特色品牌的文化品牌,用文化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该县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方针和古建筑维修“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组织专人,投入大量物力财力先后对金鸭浮舟城隍庙、蓬莱仙境石佛台、巧夺天工的江口石桥等历史文化古迹进行了挖掘整理,推陈出新,传承弘扬,使其得到了有效保护。从2008年开始,恢复了“城隍出巡”,并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如今,以老城城隍庙、蓬莱仙境石佛台等为代表的文化古迹,已成为县城古镇一日游的重要景点。

  旅游文化打造品牌

  文化与旅游产业巧妙地结合起来,着力打造旅游文化品牌,是宁陕经济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用文化包装旅游,用旅游增效文化。宁陕县在推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以丰富秦岭生态资源的人文精神发展旅游经济,借助秦岭名山效应,积极打造旅游特色品牌。按照打基础、造氛围、创品牌的要求,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借势与给力相结合,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奋力实现发展定位由“生态立县、旅游富民”向“旅游富民、文化兴县”的转变,全面加快实施文化兴县战略,进一步提升旅游文化品牌魅力,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从2008年起,宁陕县连续3年成功举办了中国·秦岭(宁陕)狩猎射击、峡谷漂流、山地音乐文化节、溯溪穿越、山水摄影五大文体赛事活动。同时,还开展“名人写秦岭(宁陕)”、“秦岭笔会”等活动,邀请省内外著名作家、学者走进秦岭(宁陕)采风、创作。充分利用西洽会、龙舟节等节会活动机会,积极开展旅游文化推介,彰显宁陕地域文化特色。

  该县积极探索通过建设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来筑巢引凤,聚集文化艺术名人,推进本县文化艺术建设和发展,以此不断提升生态旅游的品位,加快旅游产业发展。这一设想,得到了省美术家协会的鼎力支持,并很快达成了共建大秦岭文化艺术中心和重点扶持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共识。陕西省美协主席王西京组织艺术家多次到宁陕考察采风,并题词“秦岭文化看宁陕”。去年11月17日,大秦岭艺术创作中心正式启动建设,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由旅游企业投资经营,把大秦岭艺术创作中心作为旅游产品开发,利用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优越的创作条件,开展美术创作活动,吸引国内外画家写生创作和交流。并以此为开端,分别在悠然山、朝阳沟、大蒿沟等旅游景区建设美术、音乐、文学等四大创作基地。

  文化的融入让宁陕的旅游更具魅力,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据统计,2010年全县接待游客166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5.5亿元,旅游业占全县GDP比重达9.8%。

  群众文化乐美城乡

  每当夜幕降临,漫步在宁陕县城中心广场滨河公园、街心花园,到处是一派热闹繁忙景象,交谊舞、健身舞、锣鼓队等文化活动精彩纷呈;音乐、电影、太极拳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吸引着居民们走出来。在农村,由农民自发组织的舞狮、跑旱船、花鼓、三句半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也是遍地开花,让农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近年来,宁陕县把开展文化活动当作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工作来抓,每年都投入人力物力,利用元旦、春节、建党节等重大节日,精心组织安排节庆文化活动,举办交谊舞、篮球赛、越野赛等大型文体活动。每年由各级政府组织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达100多场(次)。还积极整合县内文艺资源,把文化下乡、民间文艺团体结合起来,与宁陕文化资源、传统文化节目结合起来,大胆探索、创新,开展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送演出到基层”活动,县文化馆精心编排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文艺节目深入到全县14个乡镇进行巡回演出。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让花鼓、皮影戏等多种民俗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对宁陕文化未来的发展,该县县委书记陈伦宝介绍说,“十二五”期间,宁陕县将加快实施文化兴县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成影剧院、文化大厦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引进名人、名家、名校合作建设美术、文学、音乐等文化基地,把旅游文化产业培育成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在“文化雨露”的滋润下,宁陕县干部群众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工作作风得到转变,干事创业潜能得到极大释放。较“十一五”末,该县生产总值增长2.8倍,财政收入增长2.7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净增8513元和2301元。连续五年获得安康市委、市政府综合考评一等奖,教育、社会保障、统筹城乡发展等多项重点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宁陕的对外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