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白莲教起义宁陕之战事

作者:宁陕档案史志局整理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0-06-11 00:00 【打印本页】

 

    清嘉庆年初,发生在宁陕的白莲教起义有其背景:一是乾隆后期吏治败坏,土地兼并,许多农民背井离乡,在鄂、陕、川交界的南山老林地区就聚集了很多贫困破产者。二是秘密宗教白莲教在四川、湖北、陕西、河南大量发展,仅四川、湖北参加者就有200人万之多。其经卷宣传光明,战胜黑暗的道理,认为“大劫在遇,天地皆黑,日月无光”,“世界必一大变”,号召同教之人互相帮助,男女平等。三是乾隆末年自然灾害濒仍,乾隆五十三年荆江地区洪水,五十九年襄阳地区洪水。尖锐的阶级矛盾、自然灾害和白莲教的发展是这次大起义的主要原因。

    清嘉庆五年(1800)白莲教起义军遍及川、鄂、陕三边,为了保护省城西安,皇帝仁宗淮奏在五郎厅之五郎关口处筑城建镇,并赐镇名“宁陕”,寓意为“镇守五郎关口,确保陕西安宁”。当时,

    文衙设在老城,关口为武衙,称新城。据说,当时宁陕新场乡一带流民达到数百,至今古亘上还保留着一朵“白莲花”图案。据史料栽,白莲教在宁陕曾与清军展开过数次战斗。

    清嘉庆三年(1798)正月,四川白莲教头领高均德率教军,从汉中洋县入境,经蒲河、金鸡河,越琵琶岭,战于江口,后开往镇安。二月二十七日,白莲教阮正通率军数千,由石泉两河攻破青草关,杀死清军千总伍孝,二十八日攻厅署,通判左观澜率民夫登堡守御,用大炮反击,教军未克,撇回关口后开往镇安。三月,高均德与清军将领额勒登保、明亮先后战于两河、关口,接着张汉朝由西部入境,经关口开往镇安。四月,张汉朝、冉文俦、李全、高均德、阮正隆等统兵数万与清军于贾营、上坝河展开激战。五月,教军庞洪胜率军与清将领勒登保战于铁炉坝,庞洪胜战死于石板沟。六月,张汉朝率教军与清兵战于蒲河,教军受挫,伤亡甚重。 

嘉庆四年(1799)五月三日,张汉朝、苟文明、李全、阮正通率教军数万,屯聚厅南各处,烽烟百里,五日与清兵激战于三官庙,六日西撤。八月,张汉朝再次与明亮分别战于关口、庙沟。  

嘉庆五年(1800)四月,张世龙率教军由厅西入境,与清军将领杨遇春战于两河。十月,冉天仕、樊人杰率军3000余人由石泉入宁陕,会合冉学胜、伍怀志后,与杨遇春、穆克登布战于旬阳坝;马学礼、王廷治与勒登保战于五郎坪。

嘉庆六年(1801)二月,伍怀志率教军与清军穆克登布战于五郎坪,伍怀志被俘。  

嘉庆七年1802)七月,苟文明在陕西宁陕厅被围,力竭欲跳崖牺牲。十月,清军重兵于腰竹岭、旬阳坝合围教军张汉朝、苟文明。张汉朝阵亡,苟文明被俘。   

嘉庆八年(1803),丁母忧,赐金,给假四十日。苟文明余党苟文润集千余人,皆犷悍,蹂躏汉江左右,诸军久役不振。遇春至,乃奋,连战红山寺、平溪河,歼之,贼氛渐清。   

    嘉庆十年(1805),凯撤,诏许回籍补持母服百日,假满入觐。会宁陕镇兵变。镇兵新设,入伍者多乡勇,降贼,不易制。总兵杨芳赴固原摄提督,因停给盐米银,发包榖充粮,遂戕副将、游击,劫库狱以叛。遇春行至西安,闻变,皆巡怃方维甸驰往。诏德楞泰赴陕治其事,命遇春扼方柴关,贼锐甚,兵交数失利。贼首蒲大芳望见遇春,下马遥跪,哭诉营官蚀饷状,遇春晓以顺逆,知可以义动,与杨芳谋,同主抚。诸帅尚犹豫,遇春按兵缓攻,令芳单骑入贼营谕之。越数日,大芳竟缚倡逆之陈达顺、陈先伦诣遇春降。遂率大芳邀击余贼于江口,斩其渠朱先贵。德楞泰疏陈叛兵穷蹙乞命,请释归伍,诏斥纵叛废法,降遇春宁陕镇总兵,大芳等二百余人皆戌新疆。

    嘉庆十一年(1806)六月,陕西新兵发放米折钱业已到期,然时遇陕西饥荒,山内粮价亦涨。陕西藩司朱勋以未奉部议,下令停取,仅以包谷数千石,充抵新兵食粮。南山诸镇新兵大嘩。宁陕镇新兵,以聚停米折钱,聚众宁陕镇,向副将兼代总扬之震陈诉苦情,辄遭鞭笞,招致新兵愤怒新兵以陈达顺、陈先伦等为首,同时于左右两营发动兵变,杀代总扬之震,攻破宁陕城,是为宁陕新兵嘩变之始。七月,陕西巡怃方维旬,调杨遇春带标兵及满兵2000,杨芳率固原海州兵2000,进山弹压兵变。九月,宁陕新兵攻通往西安的重要军事要地宁陕厅。继而,北上子午口,清军杨芳率兵扼守子午。新兵趋出斜峪口,进入关中。由于新兵内蒲大芳主降,致使这次兵变被招抚而失败。十一月,德楞泰等令调原宁陕新兵蒲大芳、王文雄等到营集中,分别流徙遣往新疆塔尔巴哈台、伊犁。十二月,原宁陕镇总兵杨芳,以驭兵不严,致新兵之变,革职遣戌,发往伊犁效力赎罪。改定陕西宁陕各镇营制。

    清仁宗嘉庆十二年(1807)丁卯 是月,陕西西乡石坪汛新兵,受宁陕兵变影响,以新兵周七贵为首,发动兵变。四川太平协副将罗思举入陕弹压,新兵转入巴山。后清军大举围困,西乡新兵被迫出降,都被杀。

    清仁宗嘉庆十四年(1809) 己已 正月,乌鲁木齐将军宋筠,密派伊犁领队大臣色尔衮,以稽查金厂为名前往塔尔巴哈台,将原宁陕新兵蒲大芳等30人处死。其后,松筠密将宁陕新兵第二起遣往伊犁之马友元等24人秘密处死,并途中将新兵王维文等100余名处死。至此,被遣往新疆的原宁陕新兵全部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