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发挥优势 彰显特色------围绕生态旅游抓好豆制品开发

作者:高忠录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08-10-23 00:00 【打印本页】

 

    豆制品是我县的传统优势产品,因其味美质优、营养丰富,深得人们的青睐,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随着我县生态旅游开发的强势推进,来县旅游人数的不断增加,旅游商品紧缺问题日显突出,必须有大量旅游商品来满足游客“吃、购”需求。这里,笔者就我县豆制品开发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仅供大家参考。
    
  
      一、“吃”字领先,“购”是重点
    
    “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消费要素中,“住、行、游、娱”需要宾馆、交通、景区景点项目作支撑,资金需求量大,实施难度也相应较大,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才能逐步完善。在我县,“吃”有一定基础,比较容易解决;“购”的拉动作用大,见效快,能刺激消费市场快速发育,但购的土特产品种类和数量还十分有限。因此,应将“吃”和“购”这两个要素作为培育的重点,实施率先突破。
    
    到宁陕旅游,领略山水美景,品尝农家饭菜,放松愉悦心情,主流将是生态休闲游。因而旅游节奏将比较舒缓,品尝和体验的要求相对较高。品尝地方美食,采购土特产品,就显得必不可少。
    
    我县的饮食文化地方色彩浓厚,与关中、陕北相比别有一番风味,是一块金字招牌。腊肉、山野菜、豆腐、蒸菜特色鲜明,家家会做,影响广泛,外来客人无不交口称赞。
    
    旅游商品开发近年也有发展。豆腐干、核桃、板栗、香菇、木耳正在由产品向商品转化,虽有很多不足,但形式喜人,它标志着我县广大农户正向着大市场融入,是全县整体融入大市场的序曲。
   
    二、在“吃、购”要素中要重视豆制品的开发,提高商品转化率
   
    用秦岭溪流清泉制作的豆腐、豆腐干、豆芽、豆豉、豆腐乳等豆制品营养价值很高,在全市独无仅有,具有良好的声誉,必须巩固优势,提高它的商品转化率。
    
    (一)豆腐
    
    1、开发“豆腐宴”。我县豆腐好吃,但做法单一,特色不够鲜明。外地有“豆腐宴”,即以豆腐为主料做宴席,很有特色。我县豆腐品质优异,不妨学学这一经验。若开发成功,定会为旅游添彩。
    
    2、开拓西安市场。西汉高速公路贯通后,我县豆腐进军西安,必将有广阔的市场。鲜豆腐最大的缺点是不便运输,容易变质。若能与西安大专院校、宾馆酒店签订购销合同,它的弱势就可以克服,进入西安市场将成为可能。在营销上,可采取鲜香菇销售的办法,培养宁陕豆腐销售经纪人,对外跑销路,对内组织货源,当日生产,当日外销。也可以以公司形式组织销售,以销定产。豆腐外销西安,生产地选广货街、皇冠镇为宜,离西安最近,运输成本最低,而豆腐品质又是全县最好的。
    
    生产豆腐卫生质量控制很重要,因此要定点生产,强化自律和监管,防止出现食品安全事故。
    
    生产豆腐还可促进养殖业发展。但养殖基地要与豆腐生产地分离,切不可“前院磨豆腐,后院养鸡猪”,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二)豆腐干
    
    “山里人”等麻辣豆腐干,近年小有名气。产品质量较好,但色泽不够鲜亮,包装也比较粗糙和单一。下一步要在色泽感观上下功夫,争取再鲜、再亮。在包装上,要向再精美、多规格、多样式上发展。比如大箱子里面分几个小盒子,买一小袋一次能吃完,等等。总之,要改变宁陕豆干小气呆板、不够方便的形象。
   
    熏豆腐干品质也很好,缺点是不便携带、保质期短。可简单加工,比如真空包装(也可以再装入包装盒),既干净卫生,又便于携带,延长保质期。也可以做成卤豆腐干再真空包装,方便食用。
    
    五香豆腐干。汉阴、石泉常有蓑草穿的五香豆腐干,鲜香爽口、软硬适中,制作工艺不复杂,可借鉴其工艺开发我县旅游小食品。
    
    (三)豆浆
    
    豆浆可做饮料,也可当早餐。如能在黄豆浆基础上,开发出绿豆豆浆、黄绿豆浆、米豆浆,游客享用之后,还能带走像超市袋装鲜奶一样的新鲜豆浆,市场也会不错。
    
    (四)豆芽
    
    广货街豆芽以其芽浅体壮、色鲜味香、绿色天然而为广大游客所称道和念想,堪称宁陕豆芽中的上品。可把其经营理念及工艺方法移植到县城、筒车湾、皇冠,推介到宾馆、农家乐,会成为全县一道招牌菜。
    
    (五)豆豉
    
    (六)我县豆豉色香味俱佳,是一道传统下饭菜,但市场上的豆豉均为散装,既不卫生又不方便,外地人也不知怎样加工。应加以包装,制成熟食品。
    
    1、豆酱。豆豉蒸熟后拌入熟油、辣椒等调料,装入瓶中,方便食用。
    
    2、豆豉蒸肉。豆豉和五花肉蒸熟后用真空包装,顾客购回家后加热即可食用。用此方法还可以开发袋装腌菜蒸肉、红豆腐蒸肉等。
  
    (七)豆腐乳
  
    百家豆腐乳百家味,一来说明我县豆腐乳很普遍,家家都有;二来说明特色突出,各有千秋。超市里有豆腐乳,但口味大多没有宁陕本地的好。可以在全县范围内比较挑选,把色泽鲜亮、口味纯正的找出来,研究其配方,优化其工艺,把豆腐乳作为旅游商品包装推介出去。
  
    以上讨论针对家庭作坊式和小型加工场经营模式。当发展到一定规模,可考虑用豆腐机、豆浆机、豆芽机等现代机械与传统工艺相结合来组织生产。
   
    三、推进豆制品开发的工作措施
  
    (一)部门牵头,乡镇包抓
   
    一名县级领导挂帅,一至二个部门牵头,乡镇确定专人包抓 ,纳入年度单项工作考核。
    
    (二)培植重点,抓点示范
    
    在豆制品制作、加工、包装、销售各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培植重点户、重点企业和重点营销人员,形成产销链条。
    
    (三)引进技术,政策扶持
    
    对豆腐宴、五香豆腐干、鲜豆浆等新技术,可走出去学习考察,也可请进来传授技艺。
    
    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环节,凡自愿领办、创办豆制品生产加工营销企业的干部职工可以享受“三不变”的优惠政策和贴息贷款、减免税费等扶持政策。
    
    (四) 技术比武,营造氛围
   
    分乡镇、县级两个层次开展技术比武,既可选出精品,又能促进豆制品产业发展,营造旅游产品开发氛围,有利于动员全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
    
    小产品可以做成大市场。以上观点仅为个人想法,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但好的想法是变为现实的前提,我相信,随着旅游产业的深入发展,我县豆制品开发一定会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