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指的是要建立起的专业化、系列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格局。主要目的是共同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促进中小企业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我从一下几个方面提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近年来,中小企业的发展氛围日益浓烈,发展的速度也在明显加快,中小企业对经济社会贡献份额也在不断提高。据统计,我县有工业中小企业 87 户,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 22643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 52 %。中小企业从业人员 1472人,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是扶持、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培育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近年来,国内买方市场的基本形成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市场优势地位日趋明显,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有旺盛活力的产业组织形式。然而,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是市场竞争的弱者,存在着产品质量档次低、筹资融资困难、获取信息的能力弱、企业管理粗放、自主创新能力差等问题。中小企业的“先天不足”,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管理、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引导、资金融通、科技开发等一系列的综合配套服务。
(二)培育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是政府转变职能的需要。从政府层面分析,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 社会的格局是其必然选择,这将会把大量原来由政府部门承担的业务和工作转移出去,即“让位”给服务组织; 从企业层面分析,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社会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企业经营必然集中于其最具竞争优势和增值最大的环节,将越来越多的业务分离出去,转而由社会中介机构或服务组织为其提供高质素的配套服务。
(三)培育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是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目前,新增劳动力和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分流人员形成了较大的就业压力,鼓励创业、扶持新生中小企业成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社会化服务体系将为中小企业的创设及发展提供诸多内容的服务,减轻企业经营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四)培育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是发达国家通行做法。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都把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一项重点工作。
二、我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基本现状
多年来,我县围绕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小企业服务体制。
(一)建立信用担保制度。
按照“扶助性资金,市场化运作,绩优者扶持,法制化管理”的思路,采取多元办法,积极发展信用担保机构,完善风险分担机制,规范担保行为,扩大担保规范,增加担保品种,提高担保能力。
(二)举办专项服务活动。由县企业局牵头,联合相关单位,不定期组织围绕中小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供政策咨询、经营诊断、管理辅导和创业支持等相关服务。
(三)构建了服务体系。按照政府主导、资源整合、公益服务、规范运作的思路,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核心,联结相关服务机构,以公益性为主体,商业性服务为补充,构建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人才开发、市场拓展和创业辅导等服务的综合性服务体系。
三、当前我市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尽管我县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中小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需求仍有不相适应之处,建设的水平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认识不足,对服务体系建设重视不够,缺乏统一有效管理。由于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步子迈得不大。县上尚未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缺乏健全的服务体系和服务机制,难以满足中小企业服务需求。在中小企业服务中,由于缺乏权威性协调管理机构,多头、重复、交叉管理现象严重。比如:有个体小企业由县经贸局主管,个私办由工商局主管;而又有小企业是县乡企局主管、多家管理。职能交叉、“政府出多门”,“你方唱罢我登场”,形成不了品牌和优势。
(二)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普遍存在服务范围狭窄、缺乏核心竞争能力、服务不规范等问题。目前市场中存在的一些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机构由于服务对象不明确,服务内容不全面,服务体制不规范等问题,不能有效地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四、建立和健全我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措施
我县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以《中小企业促进法》为依据,以满足中小企业需求为目标,以现有的社会服务资源为依托,通过有效配置初步形成以政府公共服务、非营利性机构公益性服务和中介机构服务为一体。坚持通过“政府扶持中介机构,中介机构服务企业、企业回报社会”的原则,推动公益性和商业性服务有机结合,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一)结合机构改革,形成统一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离不开一个统一的中小企业行政管理体系。建议将现有的经贸局、乡镇企业局对中小企业的行政管理职能以及工商局对个体私营企业的行政管理职能进行整合,成立中小企业发展局,建立“宁陕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实行“一体化”管理。
(二)制定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及相关政策,规范激励中介服务机构健康发展。通过制定发展规划、配套政策来指导和协调服务机构建设,非常必要。一是尽快由县乡企局研究制定全县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引导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和完善配套。二是组织力量加快制定《关于培育和促进全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培育体系建设的有关政策,完善政府、各服务机构相互关系及其管理、监督、激励机制,推动全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尽早出台《宁陕县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专业服务机构示范单位确认暂行办法》,确认“中小企业专业服务机构”,向社会公布,向中小企业推荐。四是对中介机构实行动态管理,制订业绩评价办法,规范中介服务机构,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
(三)围绕“资金、技术、信息、培训”四大需求,有重点地开展工作。针对中小企业服务需求提供多方面、多层次的服务。近期要找准关键,重点突破:1、建立健全融资担保服务平台。在加大县级服务的基础上,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融资担保领域,创办商业性的民营贷款担保机构;支持中小企业采用会员制等形式组建自我服务、自担风险、不以营利为目的互助性担保机构;搭建信息交流沟通平台。2、充实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县中小企业政府信息服务网络,提升政府网站质量。3、建立健全技术支持服务平台。4、加快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以扶持和引导各级中小企业服务为重点,不断拓宽培训渠道,更新培训内容,使之更加适应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
(四)加强对服务体系工作的组织领导,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一是建立县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县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对全县中小企业体系运作和发展的情况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对策措施。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将应由服务机构承担的社会职能转移给市场服务机构去做,保障服务机构的独立运作。三是加大宣传力度,使各级政府、社会投资者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功能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为服务体系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市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