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浅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类目设置及归档范围

作者:张晓华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08-10-29 00:00 【打印本页】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家庭承包责任制向集体林地权属的延伸和拓展,对于促进林业发展,增强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林权改革工作政策性强、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涉及林农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林农、林区的发展和稳定。而林权档案管理又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林改档案收集是否完整、整理是否规范、保管是否安全、利用是否方便,直接关系到林改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包括在林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数据、实物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原始记录。完整、准确、系统的林改档案,是林权改革工作的客观反映和重要的历史见证,是巩固改革成果、维护林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和完善集体林地承包关系、确保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依据。

    针对宁陕县林改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原始记录,结合该县林改工作实际,本着便于保管和利用的原则,对形成的各类文件材料进行了科学分类,编制了宁陕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文件材料的类目设置及归档范围。其内容具体如下:


    一、类目设置

    林改文件材料的类目设置为6类:即综合类、资源调查类、林权登记类、合同类、纠纷调处类、声像电子实物类。

    二、集体林权档案分县级、乡镇级和村级三级建档管理。

    (一)县级林改档案归档范围

    1、综合类:包括林改工作会议形成的文件材料,上、下级来文,本级发文,实施方案和批复、总结汇报、调研、宣传、请示与批复、各种资料汇编等文件材料。

    2、资源调查类:包括各乡镇森林、林木、林地资源状况调查摸底范围表、图,即一榜、二榜、三榜公示的原始资料。

    3、林权登记类:包括各乡镇林权(勘界)登记申请表、林权登记现场勘验表、图、册及相关证明材料,林木、林地权属证明材料,林权堪界转绘图、草图等。

    4、合同类:各乡镇林农承包、租赁、股份制合同、协议等。

    5、纠纷调处类:林权争议与调解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记录,依法调解的意见、批复等文件材料。

    6、声像电子实物类:包括在林改活动中形成的照片、录音、录像材料,林权证输机发放过程中形成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光盘,奖牌、证书、锦旗等。

  (二)乡镇级林改档案归档范围(由乡镇林业站建档)

   1、综合类:包括村级上报的实施方案及批复,乡镇上报的实施方案及批复、本级林改工作的各种会议材料、文件、工作计划、工作宣传、检查、汇报、总结,林权证发放登记册(原件),合同、协议签定花名册(原件),上级下发的林改工作技术规范、法规性文件,村上的请示与批复等文件材料。

   2、资源调查类:包括本乡镇森林、林木、林地资源状况调查摸底范围表、图,即各村一榜、二榜、三榜公示材料复印件。

   3、林权登记类:包括本乡镇林权(堪界)登记申请表,林权登记现场勘验表及相关证明材料,林木、林地权属证明材料。

   4、合同类:包括乡镇林农各宗地承包合同、协议,联户发证委托书,股份制章程等。

   5、纠纷调处类:在林改工作中出现的林权争议及来信来访和调查处理形成的文件材料。

   6、声像电子实物类:林权证输机发放形成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光盘,各种音像资料等。

   (三)村级林改档案归档范围

    1、综合类:包括上报的林改实施方案及批复,行政村和村民小组会议记录,会议签到册,表决票,林权证发放清册(复印件),招标、拍卖等其它承包方式的记录材料,行政村林改工作总结,验收申请和上级验收意见,上级下发的需贯彻执行的法规性、政策性文件材料。

    2、资源调查类:包括行政村各组森林、林木、林地资源状况调查摸底范围表、图,即一榜、二榜、三榜公示材料复印件。

    3、合同类:包括该村林农家庭承包合同、协议,其它承包合同、协议,招标、拍卖等其它承包方式的记录材料等。

    4、纠纷调处类:有关林权争议的来信来访及调处材料等。

    三、林改档案立卷方法:

    1、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归档采用以“件”为单位归档保存;

    2、乡镇、村级建档采用以“卷”为单位进行组卷归档。

    四、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定期分为30年、10年。

    五、档案的排列采取三级排列:即永久、30年、10年各编一流水号进行排列,以便于档案到期接收进馆。

    在以上的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积累并及时收集在林权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原始记录,确保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和有效利用,以保障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和完善农村林地林木承包经营关系,为确保农村社会稳定提供有效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