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村务公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加快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必然要求,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它作为加强村级民主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镇七个村已全面推行。实践证明,村务公开适应了新时期农村工作的根本要求,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村务公开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近日,我们对全镇村务公开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分析。
一、村务公开的现状
(一)村务公开的主要形式。
一是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向群众公开村务。我镇于2005年建立群众户代表大会制度,至今一直坚持实施。全镇各村在每年两次(1月和7月)的群众户代表大会上,由村干部向农户代表全面汇报村里的各项工作,以达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目的。
二是通过村务公开栏向群众公开村务。按照上级的有关要求,我镇从2005年初开始抓村务公开栏建设。在落实过程中,镇党委首先提出了“五规范,一满意”的总体要求:即公开的内容、程序、时间、形式、管理要规范,要达到群众满意。目前,全镇七个行政村结合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制作了村务公开栏,已成为村务公开的主要载体。
三是通过群众大会向群众公开村务。充分利用各类会议向群众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通报干部工作情况、村里制定的各项制度、各种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等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村务公开的主要内容
按照上级的有关规定,我镇要求村务公开的主要内容是:财务账务公开、干部的工资标准和数额公开、村民宅基地的审批情况公开、集体资产的经营状况公开、计划生育指标审批公开、各种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公开、补助扶贫款物的发放公开。
(三)村务公开取得的主要成效
从全镇村务公开的情况看,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村级民主制度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促进了农村的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二是大部分村干部基本做到了照章办事,过去那种农村工作无规范,干部管理少约束的现象明显减少。三是群众对村务,特别是村级财务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保障,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四是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过去那种对干部工作不理解,在村务活动中少配合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二、村务公开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重形式、轻内容。忽视了内容是否真实、全面、详细。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公开栏内容空洞无物,甚至个别公开栏被小孩子胡写乱画的字迹占领了“阵地”。二是重一般、轻热点。从公开的内容看,只是公开那些没有问题或问题不大的事情,而对群众意见较大,比较关心的热点问题则遮遮掩掩不愿公开。比如对群众最关心的财务问题,只是公布几大项的收支情况,具体支出的情况群众无法知晓。这样的半公开、假公开,不仅达不到公开的目的,而且会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三是重公开、轻反馈。部分村组虽然公开了一些村务,但公开后对群众有何反映,有何意见,则置之脑后,认为村务公开了就万事大吉。四是重事后、轻事前。有的村利用村积累办一些事情,事前不开群众代表会,不与群众商量,不及时听取群众意见,决策、管理不民主,而出了问题则只简单地在公开栏上公布一下了事。群众对这样的公开意见很大,不少群众议论:“凡是他们公开的都是先斩后奏的事,公开不公开都是一个样”。五是重一时,轻一贯。从我镇的实际情况看,目前绝大多数村能够坚持每季度向群众公开一次村务,而每月公开一次的则较少,公开时间很难做到及时或定期。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是部分村干部对村务公开的意义认识不深,公开的意识不强,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少数村组干部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村务公开既是规范约束干部行为的一把尺子,又是干部有效开展工作的一种手段,更是提高干部领导水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把“金钥匙”。一些村级干部民主意识不强,群众感情不深,服务水平不高造成公开不到位,工作被动,个人威信下降。二是少数村干部不愿公开。部分村干部,尤其是主要干部,素质差、能力低,不懂得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不具备民主管理的能力,习惯于靠行政手段处理村务,有的甚至搞“家长制”、“一言堂”,特别是在财务开支上,随意性较大,在决策上有失误,给集体财产造成了损失。三是部分村执行公开制度时不认真、不严格。在推行村务公开制度时,县乡只有宏观的要求,而没有具体的细节,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缺乏经常性的监督检查。致使一些村执行制度时不认真、不严格、随意性大,甚至走过场、摆样子,使公开制度成了钉在墙上的摆设。
三、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全面提高思想认识。村务公开,群众是基础,基层干部是关键。要切实提高村干部对村务公开重要性的认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村务公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是村民自治中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一项基本要求,是村干部履行职责、村民关心村务的重要标志。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宣传村务公开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和具体要求,切实解决好少数干部认识不到位,不愿公开、不敢公开、不重视公开和不懂公开的问题。要广泛宣传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和监督村务公开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村民对村务公开重要性的认识,帮助村民掌握了解村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和规定要求,增强群众对村务公开的信心,积极主动参与监督。
(二)切实强化管理,在全公开、真公开、常公开上下功夫。一是完善、规范公开的范围、项目,真正做到全公开。按照“凡是村里的重大事项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都应向群众公开”的原则,一方面要在公开范围上要上拓下延,力争全面,实行系列公开。如:公布对超生户的罚款时,不但要有罚款数额,还应有违反计生政策的处罚标准;公开农户宅基地审批情况时,也应把有关的宅基地审批的政策、收费标准公开。通过对公开范围的拓展,使群众对村务公开的项目、内容、政策、标准都有清楚的了解。另一方面,项目要全,除了将上级规定的公开项目全部公开外,还要把那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村里决策的重大事项进行公开。二是抓住关键,力求实效,真正做到真公开。村务公开的重点是财务公开,因此要采取有力措施,保证财务公开的内容真实、可靠。三是完善制度、加强督促检查,真正做到常公开。要使村务公开长期坚持下去,就必须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的制度,堵塞漏洞,规范行为。一方面针对不同的公开内容区别对待,在公开时间上应根据公开内容的性质和群众关心的程度确定,有的内容宜每月公开一次,如临时村级公务支出;有的内容宜每季度公开一次,如财务帐目;有的内容宜半年公开一次,如村干部考核;有的内容宜及时公开,如宅基地审批。另一方面,应加强督促检查,乡镇党委应把村务公开的执行情况纳入对村级班子的考核范围,明确每个班子成员在村务公开中的具体职责并制定明确的考核奖惩标准,每季度应向各村通报一次公开情况,及时地表扬先进、批评落后。
(三)认真对待群众反映,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推行村务公开的目的就是让群众了解村政事务,进行民主监督,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及时解决处理,所以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要做好收集群众意见的工作。村务公开后,要注意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听取群众的反映和意见,接受群众的质询,哪怕是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也要认真对待,要让群众意识到村干部是真心实意地依靠他们,信任他们。二是要做好解答工作。各村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党员会、社员代表会以及其它形式,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凡是能直接答复的要及时答复,不拖延、不推诿;对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要说明情况,作出解释,同时应尽快拿出处理意见。三是对确实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加以改正。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村级干部照章办事,如实公开,让群众心中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