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宁陕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作者:邓久均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0-03-15 00:00 【打印本页】

    
    为了掌握全县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我们组织人力深入了解全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并与企业业主交谈,召开调研座谈会。全面掌握全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一、宁陕县中小企业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宁陕县以国营企业为主的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国营和集体性质的工业企业实现了产权改革和体制转换,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全面完成了改制,民营工业得到快速发展。近年来,在中、省、市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及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针政策下,全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着力推进全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建设”即:企业自身素质建设、发展环境建设,紧紧围绕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改造、经营管理和服务体系等方面深入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实体开展调查研究,依据进一步解放思想、克难奋进,全力实施绿色矿产、水电开发、生态旅游、健康食品开发的四大
   
    突破,推进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增产提效,保持了稳步发展的强劲势头。宁陕矿业公司、宁陕潼鑫公司、宁陕县秦岭石材公司、宁陕县鑫裕矿业有限公司、陕西宁陕县松夏菌业有限公司、陕西宁陕县健安食品公司、骆驼垭水电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呈现出发展快、效益好的良好态势。以重点风景区建设为主线,围绕“依托西安大市场、建设生态新宁陕”这条主线,以景区景点建设、接待能力建设和旅游文化建设为重点,加快旅游商品开发,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扩大旅游宣传营销,培育“生态休闲游、生态后花园、特色农家乐”三大特色品牌,使全县生态旅游开发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截至2009年底,全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总产值完成85155万元,同比增长36.25%,其中规模企业总产值完成35231万
   
    元;工业总产值完成45400万元,总收入72358万元,同比增长32.77%,其中规模企业实现收入25349万元;增加值34833万元,同比增长26.21%,其中规模企业完成15548万元;上交税金289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65086万元,同比增长51.72%;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个数达到2507户,从业人数达到8656人,支付劳动者报酬9269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从2008年末的49.7%上升到51.43%,。民营工业已经成为县城经济的主体和重要增长点。
   
    二、基本经验和做法
   
    (一)稳步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为加快发展县域工业,提请县政府规划城关镇关二村二道河至汤坪镇白鹿堰为旅游产品工业园区,控制用地面积92.18公顷(1382.70亩)。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完成了园区土地测绘、设计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制定了园区管理制度、发展规划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为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园区建设已投入近1000万元,其中已征用并给村民补偿到位资金360万元。明强食品公司投资650万元,新建厂房工程建设已竣工投产,松夏、秦宝、惠康、永兴、伍琪等5家工业企业入住园区开工建设,滨海农产品科技公司完成预征土地工作,近期可开工建设。启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委托县水利局完成河堤设计及招标工作,由施工企业垫资,已开工建设。省质监局投资85万
   
    元检测设备的健康食品检验室已安装完毕,正式投入运营。启动了农林特产交易市场详规设计和建设。
   
    (二)实施项目带动扩大企业规模。宁陕县鑫裕矿业公司投入1660万元完成了铁矿选厂和尾矿库项目建设,已完成并投入运营,年可实现产值5000万元以上,完税1600万元。大连森和集团公司在筒车湾镇境内建设富氧水处理项目预计近期投资2000万元,已完成预征土地10亩,近期将开工建设。引进陕西力森公司计划在工业园区预征土地20亩,投资2000万元扩建秦岭长春酒厂。积极培育规模企业,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宁矿公司、潼鑫公司、鑫裕公司等矿产企业相继停产,为了使经济指标欠帐降到最低程度,我局及时建议县政府领导带领相关部门深入企业,解决了一些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促使以上企业已相继开工正常生产经营。通过积极的帮扶,海荣石料厂和秦南菌业公司正式纳入规模企业管理,使我县规模企业的总数达到8家
   
    。
   
    (三)利用贸展平台宣传企业优势产品。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怀帮助下,精心组织民营企业参加贸展。组织选送了秦宝农林特产品有限公司的“秦宝”系列食用菌系列产品、核桃、药蜜,秦岭长春酒厂生产的生态保健酒等产品,健安食品公司生产的系列油产品,参加了安洽会、西洽会及旅博会,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和客商的青睐。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努力推介我县骨干企业和名优产品。在依托省、市中小企业信息网站和县政府网站, 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我县骨干企业的名、优、特产品的同时,利用宁陕县中小企业暨非公经济信息网给重点企业无偿制作网页, 宣传企业名优产品, 无偿发布招商和产品供求信息,为我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提供了又一个高效、可靠的信息服务宣传平台。
   
    (四)抢抓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了促进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快食品工业发展,局领导多次到省、市汇报争取,为明强食品公司申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项目资金30万元,新建了豆制品生产线已投入生产。为松夏菌业公司争取贷款贴息项目资金15万元,已拨付企业投入工程建设使用,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积极做好企业人才及创业培训工作。开展了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专题辅导、《中小企业促进法》及《劳动合同法》专题辅导、统计法规、统计信息、创业基础知识、创业营销方略、营销策略与管理内容为主的培训工作。选送企业领导参加了“国家银河培训工程”培训班。有声有色的创业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全县各乡镇和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了创业者创业能力,普及了相关法律知识,提高了管理人员依法行政水平。
   
    (六)落实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责任制。一是与重点企业厂长、经理签定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夯实责任;二是局领导经常深入重点企业加强督促检查,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配合安监部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及时整顿整改;四是配合环保部门对重点企业建设环境进行环保综合评估,坚决制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企业继续生产,促进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虽然我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近年来呈现出发展快、效益好的良好态势,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布局不合理、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少,有些职能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市场机制不完善等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一)全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缺少龙头企业和优质产品、优势品牌支撑。
   
    (二)传统的食品工业企业规模小、生产条件差,无法取得QS认证,受市场准入政策制约,有面临停产整改和失去市场占有份额的危险。
   
    (三) 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人才缺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整体水平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
   
    (四)有些职能部门服务意识不强,造成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办证难等问题。
   
    (五)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融资难、贷款难,严重制约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六)市场建设相对滞后,宁陕是食用菌生产大县,至今没有食用菌批发市场,给外地客商造成不便,制约了这一主导产业的发展。
   
    (七)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业主法治意识不强,法治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保持了稳步发展的强劲势头。作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主管部门,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办法及建议。
   
    (一) 依法建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建议县政府依照《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等法规建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支持中小企业创业, 做大做强我县优势产业。
   
    (二)实施项目带动,促进总量增长。按照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从比较优势出发,筛选论证一批有前景、有特色、有效益、带动力强的项目,分期实施,实现全县民营工业的总量扩张和产业优化升级。通过领导包抓,明确责任,跟踪服务等措施,使更多项目按期投产见效,促进总量扩张,提升产业层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坚持多形式、多渠道筹集。立足企业,面向社会,着眼县内外,形成以企业投资为主体,政府、银行及社会投资作支撑的多元化、社会化投资机制。企业通过挖潜提效、资产重组、参股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