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2010年,我县着力壮大生态旅游、绿色矿产、健康食品三大产业,努力推进农业产业、翻身项目、工业经济、旅游开发、民生工程五大突破,继续加强应对金融危机的各项措施,创造优良发展环境,坚持不懈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促使2010年经济社会再上新台阶有了良好开局。经市统计局评估认定,我县一季度完成生产总值17630万元,同比增长18%,其中一产完成3550万元,增长6.9%;二产完成6640万元,增长28.8%;三产完成7440万元,增长17.7%。
一、主要特点
1、农村经济保持强劲发展态势。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新增了一系列“下乡”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各级政府早部署、早发动,农村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优势特色农产品开发力度加大,畜牧业生产强势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6229万元,同比增长8.0%。
2、规模工业企稳回升,工业经济总量比上年大幅增长。因去年一季度部分矿产企业停产,今年随着矿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上涨,企业加快步伐生产,呈现出产销两旺的情形,规模工业经济大幅增长。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1136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1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956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3.7%。工业销售产值实现1031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6.7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实现923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2.6%。
3、投资保持较高增长,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一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2%,完成年度计划13.5%。其中城镇项目完成1.62亿元,增长21.8%。固定资产投资中,朝阳沟旅游开发、南京坪开发等重点项目投资成为投资的主力。一季度全县在建项目32个,建设项目比上年增加5个, 25个项目投资都在500万元以上,本季新开工项目23个,比上年增加11个。从投资结构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增速高于一产。
4、假日经济促进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快速增长。一季度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86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3%,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4350万元,增长12.4%,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增速分别为17.4%和22.7%;住宿餐饮业实现1514万元,增长34.1%,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增速分别为5.2%和40.8%。
5、财政收支支持有力。一季度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 2240.4万元(按市考核口径算加专户收入83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6.7%,实现地方财政收入 701万元(不含专户收入83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全县地方财政支出3543.5万元,同比增长2.8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02.4万元,增长1.6 %。
6、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一季度,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402元,同比增长15%,其中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70%以上。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068元,增长14.9%,其中:来自工资性收入597元,增长40.5%,占总收入的56%;家庭经营收入272元,增长24.5%,占总收入的26%;财产性收入28元,增长4%,占总收入的3%;转移性收入170元,增长9.8%,占总收入的16%。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家宏观政策微调和外需因素都具有不确定性,对宁陕县工业生产还存在持续影响。由于产品销售市场价格未能达到企业预期销售价格,企业产销率较低,部分企业生产所需流动性资金较为困难,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县规模以上工业生产。
2、固定资产投资备案制度落实有一定难度,影响到投资增速。今年一季度我县实际有施工项目32个,比上年多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3个,比上年多11个,但按照投资备案制度规定,我县只有15个项目备案资料齐全,还有部分项目未能进入投资项目名录库,影响了我县一季度投资增速。
3、农产品价格普遍下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扬,加大了农民增收难度。
4、行业发展与上年同期比较起伏较大,影响到发展速度的波动。如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去年一季度增长速度为65.5%,今年为增长1.6%,交通客货运周转量增长速度去年一季度为增长25.8 %,今年只增长4.27%,影响三产平稳发展。
三、对策建议
1、高度重视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做到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化,确保投资项目备案制度规定按时间、按投资进度“拾菜入蓝”。
2、扶持壮大工业企业,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力争将够规模、利润水平高的工业企业纳入规模工业管理,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3、按照县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抓好农村工作落实,及时用好用活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预期实现。
4、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要参照年初预算按进度拨付到预算单位,保持其增长速度各季度的均衡性;交通部门要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加强联系沟通,确保三产实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