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浅议基层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杨继艳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0-07-27 00:00 【打印本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构筑拒腐防变教育的长效机制、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强反腐败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

    建设廉政文化,通过培养人们抵制腐败的精神力量,形成崇廉尚廉的社会氛围和环境;有利于党员干部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地位观、利益观、权力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有利于党员干部时刻自敲警示钟,增强免疫力,切实做到不义之财不谋、不法之事不办、最终使廉政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虔诚信仰、一种热情追求、一种自觉实践。因此,不断加强和推动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对于提高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随着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不断深入,各地区采取积极的措施,廉政文化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是,仍存在着诸多差距与不足。以我县为例,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文化水平和文化设施等因素影响,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一、基层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廉政文化在强化人们的廉政意识、培育人们的廉政操守;在遏制腐败现象的高发、多发势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园中的一朵不可或缺的艺术奇葩。但是,在基层廉政文化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困难和问题,其主要表现和成因是:

    (一)思想认识不足。有同志认为:纪检监察机关的主要职能是查办案件,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是宣传、文化部门的事情,可搞可不搞,没必要花多少精力。因此在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重视不够、研究不多;在具体工作中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工作范围方面考虑较少,只满足于完成上级纪委监察局下达的任务。

    (二)制度规范缺失。一些基层纪委监察部门将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作为附属在党风廉政建设大宣教工作中的一项随意性很强的任务来对待,上级要求时抓一下,上级不督促时便将其束之高阁。廉政文化建设成了“纳不上会、排不上队”的“边缘工作”,缺乏经常性开展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传播手段单一、传播覆盖面窄。有的部门和单位仅仅考虑通过会议宣讲、刊物载文等手段传播;有的部门和单位则把廉政文化理解成演几场戏、看几部电视剧等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一些部门和单位仅仅在干部职工层面传播廉政文化,未将其推向社会,使之成为“全民知晓工程”。广大群众未能真正受到廉政文化氛围的熏陶,难于产生强烈共鸣,全民尚廉、崇廉的良好社会风尚尚未形成。

    (四)传播方向错位、传播选材不当。作为最需受教育的各级领导干部往往很少受到廉政文化教育。而接受教育者大多为普通干部职工及人民群众,导致出现了“教育重点教育不到、受教育者非教育重点”的不良情况。有的同志因“怕得罪人”的心理作祟,不敢或不愿“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于是,开展廉政文化宣教活动时,有意地“说远的不说近的,说别人不说自己”,总是向干部职工播放外地发生的案例录像或宣讲外地发生的典型案例等,易给人造成“腐败离自己还远着”的错觉,自觉或不自觉放松了抵御腐败思想侵袭的警惕性。

    (五)经费保障不足。一些基层单位无专项财政预算的廉政文化建设经费,难于保障廉政文化活动正常开展。

    (六)组织协调不够。有的部门和单位开展廉政文化活动时,未充分发挥纪委监察机关的组织协调作用,仅靠纪委监察机关一家单打独干,效果较差。

    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路措施

    结合当前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际和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实际,我认为做好基层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重点应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要充分认识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廉政文化以崇尚廉洁、鄙弃贪腐为价值取向,融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人们对廉洁政治和廉洁社会的基本认识、基本理念和精神追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领导干部的基本思想政治素质,有助于领导干部培育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有助于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能力,有助于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廉政文化建设,就是用清政廉明的思想教育为基础,教育为政者廉洁勤政、鼓励基层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抵制腐败思想渗透及腐败行为侵袭的一切活动的总称。因此,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就在于培育人们的廉政意识、廉政思想,继而影响人们的从政行为、学习态度和生活方式等等,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是党中央多年来实施反腐倡廉方略的重要经验总结。中共中央在2005年1月3日颁布实施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下称《纲要》)中指出:“要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党的宣传教育的总体部署,完善宣传教育制度,健全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纲要》充分肯定了廉政文化建设在党的宣传教育及群众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廉政教育目标的实施离不开廉政文化这一重要载体。廉政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有利于塑造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因此,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把廉政文化建设摆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抓紧抓好。

    (二)要科学界定新时期廉政文化的含义

    正确理解廉政文化建设的含义是正确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前提,唯且如此,才能够进一步明确廉政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工作任务。当前,我们所讲的廉政文化,就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旨在大力宣扬“为民、务实、清廉”思想,弘扬基层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工作作风;强化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拒腐、防腐意识及对全体干部的监督意识,倡导“以贪为耻、以廉为荣”的良好社会风尚的各种文化的总称。谋划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就是要在上述含义的指导下,研究存在问题,探索发展路子,力求工作实效。

    (三)要唱响廉政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治本”作用

     当前,有人认为: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制度建设是根本;有同志认为:查处案件是根本。我认为上述观点有缺陷。因为实践证明:再严密的制度,也难于完全封堵腐败分子的“别有用心”。即便是被查处过的腐败分子,如果其不注重吸取教训,廉洁自律,也可能会重蹈覆辙,“二进宫”甚至“三进宫”。实际上,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反腐倡廉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党中央已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禁止领导干部索贿受贿、赌博、公车私用、经商办企业、跑官要官等若干廉洁自律方面的规定,但规避制度甚至违反制度的例子却屡见不鲜。如近几年来查处的成克杰、胡长青、李嘉廷、王怀忠、慕绥新等便是佐证。如前所述,廉政文化是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由于其具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批判功能、舆论监督功能”等,因此,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对于鞭鞑腐败、树立正气、凝聚人心、激发斗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廉政文化建设解决的是意识层面的问题,只有人的自律意识增强了,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真正实现“不愿为”的目标。因此,必须将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摆到党风廉政建设的“治本之策”的重要战略地位上来抓,花大力气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四)要充分认识当前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的有利条件

    认清当前基层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有利条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舞斗志,切实抓好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当前,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有利条件:

    1、党中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为基层廉政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基层廉政文化建设队伍得到了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经过多年的工作经检和积累,基层各级纪委监察机关形成了以宣教室干部为主体,宣传、文化、广电、教育等部门干部为补充的专业、业余廉政文化建设队伍;基层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