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一个地处秦岭山区的贫困县,近年竟然投资40亿开发生态旅游业,听起来似乎有点天方夜谭。但就是这一不靠政府投入,二不靠上级扶持的40亿资金,让宁陕成了我国中心版图中靠市场化开发模式发展旅游业的一大典型。
市场化运作,旅游开发靠企业。
宁陕县位于秦岭南麓,全县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人口7.4万。这里气候温和,群山苍翠、秀水清幽,是镶嵌在秦岭南麓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过去因交通闭塞,这颗明珠只能默默地藏在群山之间,宁陕成为典型的“版图大县、人口小县、资源富县、经济穷县”。
西汉高速的开通拉近了宁陕与周边大城市的时空距离,从宁陕到西安仅120公里高速路程,交通条件的大幅提高给宁陕旅游发展创造了历史性机遇。
丰厚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宁陕招商引资的强大优势。宁陕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确定了“生态立县、旅游富民”的发展战略。为了解决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他们提出了靠市场化运作招商引资开发生态旅游的思路,并制定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由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带队,强力抓招商。先后成功引进了西安海荣集团、北京世纪恒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都建信投资有限公司、陕西银达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第二公路工程局等13家省内外企业,引资总额超过40亿,巨量的投资为打造秦岭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基地注入强大的开发活力。几年间,该县先后开发建设了秦岭朝阳沟休闲度假区、广货街蒿沟生态休闲旅游区、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汶水河峡谷漂流、秦岭峡谷漂流等13处景区景点。在政府主导下,市场化运作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宁陕旅游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态势。形成了政府为企业服务,企业做好旅游开发,旅游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经济产业链。
社区化开发,旅游服务靠百姓
2009年宁陕县接待游客75.3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2.48亿,旅游业占全县GDP比重达23%。
为解决旅游开发后失去土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宁陕县委、县政府采取了创新式的“社区化开发”模式,对项目区内需要搬迁的农民进行统一安置,以企业投资为主,政府给予建房补贴,实行“拆一(房)建一(房)”原则。政府帮助项目区内农民分类实行再就业、再创业,从扶贫、劳保等渠道进行扶持,对失地农民给予每亩地每年210元的永久性补贴,同时鼓励农民从事旅游服务业,经营农家乐。目前,全县有农家乐212户,既实现了农民的脱贫致富,又让农民成为旅游服务业的重要力量。
宁陕县蒿沟村过去是重点扶贫村,蒿沟乡村休闲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后,全村160户农民,兴办农家乐33家,成为景区内餐饮、住宿等旅游接待服务的骨干力量。旅游业带动了村里的养殖业、种植业发展,2009年,蒿沟农民年收入达到人均4100元,彻底摘掉贫困帽子。如果说政府主导是根,市场化运作是茎,那么社区化开发就是叶,在市场化运作下,由政府、企业和农民一起培育出宁陕生态旅游全新的开发模式。
依托优势做赛事,旅游促进靠市场
为了打造宁陕生态旅游的特色品牌,扩大宁陕在秦岭片区生态旅游的对外影响力,宁陕县委、县政府与入住宁陕的旅游开发企业联合开发了中国·秦岭(宁陕)狩猎射击大赛、山地越野挑战赛、山地自行车拉力赛、漂流大赛、山地音乐文化节等五大文体赛事。由宁陕县政府成立专门的赛事组委会负责赛事的全称策划及实施,制定了规范的比赛程序和明确的奖励办法,政府出资作为赛事奖金,企业出活动资金与政府一起做赛事宣传。靠竞技挑战的刺激和每项比赛最高10000元的奖金吸引,使五大赛事迅速走向了市场,吸引了大批省内外及海外游客参加。宁陕紧紧把握五大赛事对旅游市场的强势吸引,将五大赛事打造成该县别具一格的品牌化旅游产品,连续三年定期举行。目前,五大赛事已经成为宁陕推向旅游市场的五张王牌。
今年3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在宁陕县召开全省重点旅游景区建设现场会议,意在向全省推广宁陕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会上,副省长景俊海充分肯定了宁陕县靠市场化运作开发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模式,并要求秦岭沿线各市、县学习宁陕经验,发挥特色,促进旅游产业突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