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陕县城,滨河公园依偎着长安河堤而卧。
公园不大,但很精致。修建整齐的花坛内,绿草如茵,高大的棕榈树常年“撑着伞”,绿荫如盖,水泥瓷砖铺就的道路两边,垂柳依依,煞是迷人。更有那红色廊柱的小亭子,依湖而建,休闲观景,一举两得。小桥流水,遍地花草,石径蜿蜒,空气清新。加上各种锻炼器材和孩子们玩耍的设施,在宁陕这个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天然氧吧小城里,滨河公园便成了一年四季里居民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
公园里的水,是从河中,通过水渠引进公园里的。有两条水渠,一条在地下,一条在地面。地下的渠,深约两米,宽约一米,水流到公园中心在公园里成就了一个心型的人工湖。地面的渠小,只有杯口粗的一涓水,沿着整齐地石块做成的槽状渠,潺潺流过三百多米,顺着石头做成的龙嘴里,哗哗地流进人工湖。
公园,有水,就有了灵气。一架大水车,盘踞在水的源头,又平添几分古朴之气。
于默尔喜欢徜徉于公园里鹅暖石铺就的小路上。特别是伍敏走后,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是一个人还是和朋友一起,只要有时间、天气条件许可,于默尔准会出现在公园里。
伍敏和于默尔在一个村,从小一起长大,小学、中学都是同学。熟悉他俩的人都说,他俩自中学就好,他俩也不否认。工作后,于默尔就成了伍敏的新娘。
伍敏离开于默尔,是在伍敏下岗后的第二年的那个夏天,因为争吵,伍敏无声无息地走了。在伍敏父母的口中,于默尔才知道伍敏去了东莞。于默尔放下矜持多次主动和他联系,可伍敏愣是电话不接、写信不回。就算是回了家,对于默尔也是不理不睬。对父母的责备,伍敏无动于衷,于默尔就无声地流泪。
樱花烂漫的季节,伍敏回到了他和于默尔的家里。这次,伍敏主动一改两年来的冷漠,对于默尔热情有加,一时间竟让于默尔有些不适应。
于默尔挽着伍敏的胳膊,漫不经心的走在公园的鹅卵石小径上,边走边想着心事。忽然,于默尔静静地站住了,一位30岁左右的男子,领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正在用一张彩色的广告纸折叠一只小船。男子折好纸船后,把纸船放进小水渠里。小纸船随水舞蹈着,小女孩顺着水渠一路追逐,男子跟在身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于默尔看着伍敏,你还会折小纸船吗?伍敏没有作声,靠在河堤的栏杆上,看着漂走的小纸船,内心泛起了深刻的记忆。
那时,他和于默尔都还上初中三年级。因为距离中学远,他和于默尔都住校,每周六中午回家,周日下午又到学校。回到家,他和于默尔都要帮家里干活。有次,伍敏看到于默尔在河边洗衣服,又看到几个小孩子在玩小纸船的游戏,灵机一动,拿了一本旧书和一支笔,溜到于默尔洗衣服的那条河的上游,撕下书本,折叠了好些个小船,在小船上写上“于默尔,我喜欢你”,把小纸船放进水里,然后藏在河边,心里默念于默尔把小纸船捞起来看看。让伍敏失望的是,于默尔对眼前漂过的小纸船,并没有像伍敏期望的那样捞起来看看。在第三只小纸船飘过于默尔面前时,于默尔捡起一块石头,对准小纸船掷了过去,小纸船翻入水中,把伍敏气得直翻白眼。
伍敏并没有气馁,那以后,凡是看到于默尔在河中洗衣服,伍敏就会故伎重演,在他向河中放到第十六只小纸船时,他也就走进了于默尔的心里。后来,他和于默尔在河边,一起折纸船,写上美好的祝愿,放到河里,看着小纸船随着河水缓缓离去。慢慢地,很多人都知道了伍敏和于默尔两个人在谈恋爱。
于默尔静静地看着渐行渐远的小纸船,缓步沿着水渠,看着小纸船在水中舞蹈。
伍敏看着于默尔的身影,心中顿生愧疚之情。稍一迟疑,伍敏在包里翻来翻去,翻出一张对折了的纸来,快速折叠成一只小纸船,放进水渠里,然后快步追赶于默尔,拉着她的手,俩人走到人工湖的龙头处,一起看着缓缓漂来的小纸船。伍敏感觉到,于默尔握他的手,霎时间有力了,她的脸上,有了幸福的笑,尽管笑意很浅,但他看得出来。
在小纸船漂到他们跟前时,于默尔伸手去欲拾起小纸船,伍敏抢先拿起小纸船,深情地看着于默尔,我们把小纸船放进河里,好吗?于默尔点点头。
来到长安河边,伍敏将小纸船放进了河里,小纸船在水波的轻抚下,摇摆着远去。
伍敏把于默尔揽进怀中,轻轻地问:你在想什么?于默尔幽幽地说:折只小船漂向你,相亲相爱一辈子。这是伍敏曾经在小纸船上写的一句话,他给于默尔的承诺。
伍敏心里一阵颤动,看着那只用离婚协议书折叠的小纸船渐渐沉入水中,消失在视线里。伍敏附在于默尔的耳边轻声说,咱们领养个孩子,好吗?于默尔点了点头,眼泪就滑了下来,伍敏手臂不由得添了把力。心里说道,宁陕,我要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