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梦若飞花

作者:邓小鹏 来源:县委办 发布时间:2012-09-03 00:00 【打印本页】

  2012年伦敦奥运会已过去近1月了,那段日子里,看着运动健儿翱翔在运动场上,噙着泪水站在领奖台上,高举奖杯,轻吻奖牌,那种欣喜无以言表,心底那些深埋的梦一点点飘散开来。

    童年时,十余个小伙伴排成一列,挺着胸脯,甩着手臂,迈着正步齐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那时最大的梦想是有一天能跨上冲锋枪在祖国的边境线值班站岗,做一个英姿飒爽的女兵。虽然那时的童年物质贫乏,少有现在孩子的玩具手枪、冲锋枪等,但我们腰间别着自己做的木头枪、铁丝枪,拿着树棍、木棒,戴着自己编织的树叶帽子,一样可以把司令和士兵演练的精气十足。

    上学了,幼时延续的绘画兴趣日益剧增,美术课上,爬假山的顽皮猴子、吃西瓜的胖八戒、长鼻子洒水的大象、马戏团的小丑一一在我的笔下诞生,那时看着画作屡屡参展,总会闭上眼想到若干年后,背着画夹,在神思向往的大海前支起画架,端着调色盘,描绘那波澜壮阔的雄伟,低飞呢喃的海鸥,朦胧夜色里的舰艇,或是矗立雪域高原用笔挥洒那翱翔的神鹰,变幻莫测的雪山,也有骑着骆驼在沙漠里描绘夕阳下的古堡,那大漠孤烟的寂寥的梦想,做一个流浪画家是小学时最向往的梦想。

    升入初中,受聘为校园广播通讯员,经常有文章在校园传播,那时最喜欢的课间娱乐就是约上要好的朋友,徘徊在夕阳下校园小径、幽静的树林里,尽情分享读过、写就的好文章,沉醉的春风,迷人的夏夜,朦胧的秋色,洁白的冬雪,那一幕幕无一不启发灵感的文字,陪伴着紧张而有序的学习生涯,那时捧着《海的女儿》,读着席慕容、舒婷的诗歌常常泪流满面,那时迫切期望做一位自由的撰稿人乃至受人尊敬敬仰的作家的愿望无时不在脑中萦绕,随时随地与心灵对话成为玫丽青春的写照。

  农业中专的生涯有些紧张、有些散漫、有些严肃、又不乏轻松活泼。第一年数理化,高等数学搞得抓耳捞腮,唉声叹气,唯有面对黑板报大描画、聆听广播播放自己的小文时才会小有成就感。第二年专业课阶段,一竿子少男少女宛如放飞的蝴蝶,背着标本夹,拿着捕虫网在香溪洞临近漫山遍野地疯跑,让青春恣意挥洒在无忧无虑的绿野。随后的日子里,栽桑、养蚕实验、实习接踵而来。面对福尔马林浸泡的蚕尸,满面泪水拿着解剖针一点一点认真挑拣显微镜下比头发丝还细100倍的腺体;左手调试显微镜,右手拿着铅笔描画四处游走的微粒子病原体;拿着嫁接刀,抱着成捆的桑枝练习削出三点一粒米的桑芽,一切只为专业课的良加。专业老师充满神往的讲述,让我突然之间想到两年后,挽着衣袖、裤腿,戴着草帽,不复青春时尚出入田间地头的农技员,忍不住在课堂上“扑哧”笑出声,那时的梦便是早日拥有一份固定的工作,为父母减轻负担。

  不知不觉中工作了,系着大围裙,拿着老旧的油墨推子印文件,骑着自行车四处送文件,或是组织青年开展活动,成为上班时最初的记忆。日子按部就班,一切按程序进行着,调动换岗位、升职,生活亦是如此,谈恋爱、结婚、晋级当妈妈,日子里不乏轻快的小诗、浪漫的文字,从一无所知的蹩脚厨艺到如今的大雅之堂,儿子将自己推到现实的宝座。30多岁的职场女性,一边是激烈的竞争,一边是温馨的天伦,一边是浪漫的文字,一边是堆积如山的家务,当个好职员,做一名优秀的母亲、妻子、女儿,三点一线乃至四点一线的生活工作学习轨迹,让休闲之余的我会有小小的疲惫,也不失小小的感动,那一瞬间稚嫩的童音和满面泪水的偎依,那一瞬间皎洁的月光娇羞的花朵都幻化为指尖的文字,心上的花朵。这时,自认为拥有这般美好的生活足以,而人生最大的梦想不过如此,一个可以施展才华的舞台,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梦若飞花,脑海中无意迸裂的文字,它让我愈加热爱家人、热爱生活乃至整个世间一切值得热爱的事物。梦若飞花,在枝头绚烂,在空中浪漫,在泥土里肥沃,我期待梦若飞花,不管是绽放还是凋零,它都美丽如初,亦如当年心怀梦想一路朝前,朝前走,走向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