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家乡的变化越来越大了,生活越来越幸福了。
听爸爸妈妈说,改革开放前,我们这里大多数村民住的都是土墙草房,只有少数住的是瓦房。村民都在大集体里干活,干活计工分,队上按工分粮食,工分越多分到的粮食就越多。一个劳动力好的人一天挣十二个工分,有的人劳动力不行,挣的工分少,分到的粮食也就少了,一家人根本就吃不饱。青黄不接时,只能靠野菜、南瓜度日,所以在农村就有了“瓜菜半年粮”的说法。平时吃的多是苞谷、土豆等粗粮,到了过年过节时才能吃上一顿米饭或擀面。大多数的家庭没有电器,我们家里是村上劳动力最多、条件最好的,所以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每到夜晚,有的村民跑上七八里地到我家来看电视。一个乡镇只有一部手摇电话,谁家里有急事打一个电话需要到镇上去。孩子们到镇上上学要走几十里路,我爸他们一级的同学只有两三个有自行车骑。当时学校校舍非常简陋,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路远的学生上学在家带一盒酸菜、豆酱要管一周,在夏天隔一两天就变味了,也只有将就着吃,不然只能吃“白饭”。他们上学还要自己交学杂费、课本费和住宿费,很多学生因家贫困而辍学。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的家乡变化可大了。我们村里大多数人家都住进了平房或楼房。土地承包到户后,每年粮食吃都吃不完。近年来国家实施了退耕还林政策,村民可以到粮站领粮油或钱。国家实施家电下乡政策后,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机、电冰箱等电器,有的家里还买了电脑。现在通讯也非常方便,大多数家庭都有了固定电话或手机。交通也十分方便,连户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大多数家庭都有了摩托车,部分人家还买了汽车。我们现在上学真是太幸福了。教室宽敞明亮,冬天还有煤炉取暖。不用交任何费用,也不用自己拿菜了,在学校每餐免费吃着热腾腾的饭菜,早上还可以吃到一个热鸡蛋、喝上一包牛奶。
每当周末我高兴的从学校归来,妈妈总会抚摸着我的脑袋对我说:“宝贝女儿,你们现在真是太幸福了!”,眼光里满含着羡慕与知足。是呀,我也觉得我们确实生活在幸福之中。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作者系宁陕县新庄小学四年级学生 指导教师 :胡耀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