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真正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宁陕法院把审判质效管理作为重中之重,提出了审判管理十项措施,收到了明显成效。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全面修订了《岗位目标责任制考评办法》和《法官审判业绩考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通过制度约束,规范办案行为。二是加强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审判运行情况通报工作,对各庭完成绩效指标情况进行排名,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预防问题和改正问题同时抓。三是根据前几年各业务庭的收结案情况,对各审判业务庭的月平均结案数进行合理量化,确定各庭每月大致应完成的结案数量,防止拖延办案,提高各庭的均衡结案率,从而保证全院的均衡结案率。四是针对民事审判庭办案压力较大的情况,对新立民商事案件,合理分流一部分到各人民法庭办理,让民事审判庭腾出精力审理未结案件,从而加快全院整体办案进度。五是进一步加强判前释法、判后答疑工作,做好当事人思想工作和法律解释工作,让败诉当事人输的心服口服,从而降低上诉率。六是加大与上级法院的交流,积极向上级法院资深法官请教探讨法律问题,提高案件一审质量,降低上诉案件发回重审改判率。七是改进案件评查方式,实行“交流互评”制度,将审管办专职评查与业务庭交流互评有机结合,每月从业务庭选出审判业务骨干,与审管办人员共同开展案件日常评查工作,达到互评互学效果。八是改进庭审观摩工作,实行“三步走”制度,采取庭审时评查人员“听庭审”、庭审后承办人员“谈庭审”、最后由评查人员“点庭审”的庭上观、庭下议方式,增强庭审评查效果。九是改进裁判文书评比工作,实行“自荐互学”制度,由审判人员推荐自认为较好的法律文书,附上推荐理由,接受全院干警的点评,互相学习借鉴。十是开展案件质量争先创优活动,评选案件质量先进庭和办案标兵,进行重奖,充分调动激励办案法官的工作积极性。
通过加强审判管理工作,法官干警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进一步强化,案件瑕疵明显减少,审判质效明显提升。1至7月,与去年同期相比,结案率上升6.89个百分点,民商事案件调撤率上升1.8个百分点,一审服判息诉率达86%,实现了无发回重审和改判案件、无超审限和超期羁押案件、无涉诉信访案件的“三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