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陕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富民、文化兴县”发展战略,以旅游为龙头,以文化为支撑,积极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子,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文化产业发展。
一、发展现状
宁陕县文化历史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丽独特、人文景观风格独特。近年来,我县按照中省市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把发展文化产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更新观念,强化措施,大胆实践,积极引进个体、私营经济从事文化产业发展,经营领域不断拓展,文化市场进一步繁荣,初步形成了广播电视、文化娱乐、文化旅游、森林探险、山地音乐节等多业并举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旅游资源形成了“一城两线六大文化旅游功能区”的发展格局,“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迅速。
目前,全县有文化馆、图书馆、文学艺术联合会、职工业余艺术团、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场(馆)、文化执法大队、广播电视台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有乡镇文化站14个、农家书屋98个、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县级站1个、县图书馆现有藏书4万册、文化经营单位22家,其中:印刷企业2家,出版物5家,音像经销单位3家,文化娱乐场所5家,茶艺社2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4家,数字影院1家,旅游文化企业2家,从业人员共计500余人,注册资本达到10个亿。
全县境内现有野外文物保护点505个;书法、摄影、美术、舞蹈等文学艺术协会20个;国家3AAA级景区景点2个、启动创建国家4AAA级景区景点1个。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科学规划,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发展文化产业,科学规划是前提。我县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订了《宁陕县2013—2020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建设布局、扶持政策,以规划引领全县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规划的指导下,策划包装了一批文艺演出、文化旅游产品项目,并强化招商引资,广泛宣传推介,争取引进企业积极发展电影、电视、网络、演艺、美术、根艺、餐饮和文化休闲等产业,真正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县域经济的支柱之一。
(二)加大投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县政府围绕打造生态旅游县城,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为抓手,聘请专家科学规划城镇文化设施布局,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力度,着力改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近年来,先后规划建设了宣传文化大厦、五郎关城门、千米文化长廊、滨河公园、中心广场、街心花园、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场(馆)等文化休闲设施,积极推进河堤东街、西街道路及棚户区改造,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县城面貌显著改善。同时,切实发挥文化阵地的作用,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活动形式多样,效果十分明显,群众参与积极性不断增强,对文化产业的需求不断增多,为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彰显特色,打造文化产业品牌。一是坚持文化和旅游融合,打造旅游文化品牌。紧紧依托资源和区位两大优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近年来全县共招商引资240亿元,居全省各县区之首。秦岭峡谷漂流、汶水河漂流、上坝河国际狩猎场、皇冠自行车赛道、平河梁高原训练基地、滑雪场、胭脂坝汽车拉力赛道、南京沟青少年拓展训练中心等山地体育文化旅游项目先后落地,两条河漂流、上坝河狩猎场先后投入运营。同时,大力支持旅游项目配套建设文化设施,皇冠被确定为文学创作基地、大秦岭艺术创作中心在上坝河森林公园落户,两条河漂流等项目与陕西歌舞剧院达成合作协议,为展示我县绿色文化、山水文化、民间传统文化、节庆文化搭建了平台。为扩大影响,采取政府设奖、企业组织的办法,县上每年提供100万元的奖金,连年成功举办了山地越野挑战、狩猎射击、峡谷漂流、山地音乐文化节、山水摄影五大文体旅游赛事活动,打响了宁陕山地旅游赛事品牌,先后荣获“2012年度魅力陕西旅游风尚县域”、 “亚洲金旅奖·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名县”等荣誉称号,宁陕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截至目前,文化旅游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58亿元,占年度任务8.15亿元的80.7%,其中列入市对县考核的秦岭冰晶顶、朝阳沟、森之源民俗村、筒车湾二期水上乐园4个重点旅游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96亿元,占年度任务2.8亿元的105.7%。二是以“蜀道”申遗为契机,打造人文宁陕文化品牌,并切实加强了子午古道、五郎厅古城、石佛台、江口古桥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努力打造人文宁陕名片。三是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红色宁陕文化品牌。以江口烈士陵园为主题,积极筹备建设革命纪念馆、展览馆,争取建成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升红色宁陕知名度。
三、发展重点
我县将以“一城两线”为重点,以文化产业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一城”即县城,加快长安河两岸文化景观建设,改善长安河文化环境,打造岸上、水中、空间、全景的长安河文化景观带,形成文化、艺术、旅游、休闲等为一体的长安河文化长廊。“两线”即西汉高速公路和210国道沿线的广货街、皇冠、筒车湾、江口等镇,按照各自的文化特点和区位优势,构建各具特色的文化服务设施,突出山水旅游、避暑休闲、山谷养生、高山运动、峡谷漂流、森林狩猎、山地音乐、农家美食、民间演艺、历史民俗等方面的文化功能。“园区”要引以重点旅游景区为依托,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区块,培育旅游文化园区,促使旅游业内涵发展,增强其聚集辐射能力。目前计划投资3个亿的筒车湾山水田园文化产业园的艺术小镇建设项目已经启动,截至11月份完成了5000万的投资任务,并与陕西歌舞剧院联合打造一台陕南唯一以山水为背景结合声、光、电元素的户外大型的原生态的文艺节目,该合作项目于今年的7月份正式签约。前期规划已经完成,文化产业园计划2018年完成总投资建设任务;在上坝河建成了大秦岭艺术创作中心总投资达到6000万元,计划在用三年时间完成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以秦岭峡谷漂流、汶水河漂流、上坝河国际狩猎场和休闲度假村为龙头,建设平河梁陕西远动员亚高原户外训练基地、皇冠朝阳沟万亩竹海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道等山地体育运动项目建设,逐步形成以旅游产业发展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