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体会

换位思考(财政局 张 玲)

作者:张玲 来源:财政局 发布时间:2014-03-07 11:12 【打印本页】

    在我们每一天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略换位思考,而总是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所处的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不一样的性格造就了不一样的思考角度。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以言责人甚易,以义持己实难”;从《自由论》的“只知己而不知彼者,对己亦知甚少”到《艺术与生活》的“如果我们了解别人也像自己一样,那么对最可谴责的行为,我们也会感到应该宽容”。这些都告诉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

    如果我们总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许多冲突和矛盾都可以解决。其实,换位思考并不难;可是这对于每个人每件事坚持做到来说,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换位思考需要暂时忘记自己的想法,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曾经听孩子对我说过,说她同学的父母对她要求太高,总是让她考第一。显然,她与她的父母都没有仔细考虑过彼此的感受。作为子女,理当体谅父母的苦心;然而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父母对子女提过高的要求并不是合理的做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让双方多沟通,进行换位思考,才能互相理解对方。换位思考不仅仅能解决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些问题,还能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我还记得上初中时,老师上课有时会拖堂。这样便引起了一些同学的不满,他们总认为是老师占用了他们课间休息的时间。但是,老师上课拖堂也是为了多讲一些内容,让同学们增加知识。不过有时拖堂拖得太久,影响到下节课的正常进行,也不是很好。而且让同学们保持一定的休息时间,能使上课的效果更加理想。假如在这件事情上,老师和同学都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就不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了。

    请想象一下,清晨当你紧闭双眼站在地上时,你虽然能感觉到光,却看不见任何东西。然而一旦你睁开双眼,你便能将大自然的风景一览无余。同样的,如果你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你当然不会理解他人的想法。问问自己如果和他交换位置,我又会怎么做呢?也许此时,你立刻会发现自己的失误,从而改正。实际上对别人的宽容和尊重,就是对生活的理解,而并不是吃亏。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换位思考,而欣赏文学作品也同样需要换位思考。在我们阅读一篇文学作品的时候,应当进入作者所写的场景,用心体会作者的内心想法,并且与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引起共鸣,从而把握文章的中心,才能真正理解文章。但如果阅读文章仅仅只是通读全文,稍作理解,而并非深入的话,是不能了解透彻的。因此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换位思考也同样十分重要。

    所以我认为在做每件事情之前,我们都应该进行换位思考来衡量自己做的是否恰当?虽然我们无法成为他人,但我们可以站在他们的位置,进入他们的世界,体会他们的感受。从而跨过自私的门槛,成为一个拥有广阔胸怀以及博大气度的人,自然而然因为你的广阔胸怀和博大气度,你周围的人就会感受到你的善良和宽容,做事的环境也会变得更加友善、更加和谐,友善、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也同样会促进身体健康,增进工作效率。

    朋友们,此时如果您有什么解不开的心结和使您生气的事情,不防试一试换位思考,也许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心情赫然开朗欢度人生几十年光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