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菜单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户外锻炼,但是气温的升高,蛇类的活动也逐渐的频繁起来,特别是傍晚和夜间。近日,笔者在下乡途中就多次遇到,其中不乏对人有致命伤害的秦岭蝮和虎斑颈槽蛇。
虎斑颈槽蛇(微毒)
虎斑颈槽蛇,俗称野鸡颈,在我县广泛分布,常出没于河流、水库、水渠、稻田附近。
高原蝮秦岭亚种又名秦岭蝮(剧毒)
秦岭蝮,俗称土蝮子。生活于高山高原地区,一般分布在海拔1300米以上,多出没于梯田边的杂草乱石堆处、山坡、路边、溪流旁,但是笔者这次发现的海拔仅950米,虽很罕见但仍需谨慎应对。
◆ 贴心提示
我县植被覆盖度大,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除上述2种毒蛇外,常见的还有菜花烙铁头(别名:菜花蛇)和白头蝰(白头蛇)等。所以夏季出游,要注意以下几点:走入草丛或山林时,尽量不要穿短裤;在草丛里行走时,可以拿根棍子或者拐杖在前面不停地敲打,以防误踩到蛇;蛇类一般只有在受到威胁时才会主动攻击人,所以看到蛇,最好悄悄地、慢慢地走开,切记不要刻意的伤害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