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B
宁农业函〔2014〕50号 签发人: 周晓宁
宁陕县农业局对县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81号提案的复函
康树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产业发展政策和技术支持力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关注。你的建议主要是农村产业发展政策、整体谋划产业及技术培训。
1、农村产业发展政策。我县虽属农业大县,但不是农业强县,上级部门对我县农业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小。为此,我局已向县政府建议加大农业产业发展的县级扶持力度。目前,县政府对畜牧产业的发展已出台了畜禽产业建设优惠政策及奖补办法(宁政办发〔2013〕37号),助推畜禽产业建设。其他产业的发展,主要通过扶贫局的产业扶持资金给与一定的扶持。除此之外,县政府今年又另外列支300万元预算资金,用于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主要扶持林下规模种、养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后,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我局将会继续向上级争取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加强农村产业的扶持力度。
2、整体谋划全县产业,形成品牌效应。食用菌产业已有一定的规模,且“宁陕香菇”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几年,我县以“生态立县、文化兴县、旅游富民”为发展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年县委、县政府又提出了发展“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不断提高本县经济发展水平,带动农民发家致富。围绕“全域旅游”发展,结合我县农业发展现状、土地现状和农业自然地理环境等,我局为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发展“休闲农业”的发展思路,经县政府同意,目前,由陕西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公司正为我县编制“全县休闲农业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将对我县今后各区域农业发展指明方向。
3、技术培训。今后,我们会继续向上级争取培训项目,加大对农村农业产业发展技术的培训力度。此外,我们会全力支持,选派技术干部深入一线,到村上集中培训或到群众家中、田间地头、圈舍面对面、手把手地给群众现场指导,共同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再次感谢您对农业工作的关注,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宁陕县农业局
2014年7月16日
联系人:杜亚玲 电话:6825569
附:
案由:
据网民反映,前两年,袋料食用菌一度成为太山庙镇农民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每到冬天和次年春天,很多农户都在筹备做袋料食用菌,且忙的不亦乐乎,马路边,打料、装袋的场景随处可见。但随着其投入成本的加大和价格波动,加之袋料食用菌难以突破技术瓶颈,十分辛苦不说,且经济效益不甚明显,于是,农民做袋料食用菌的热情一落千丈、数量锐减,于是,很多家庭除了粮食种植以外,几乎没有致富产业,无所事事之余,要么外出打工,要么就近挣点劳务钱。基于上述情况,请太山庙镇领导为当地农民长远发展考虑,结合各村实际,积极谋划农民致富产业,并发展壮大。
建议:
1、整体谋划,统筹安排,凸显“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特色,并形成品牌效应。如双建村的大红袍花椒就很好,在宁陕县内有一定知名度,但产量很小,没有形成规模,供不应求。
2、切实发挥连心干部作用。连心干部不要仅仅只是搞搞夏季防汛防滑、冬春季防火和安全生产宣传,更重要的是把好的政策将给他们听、帮助老百姓理清发展思路,谋划未来,配合镇上的产业规划制定出连心户的经济发展规划,并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让增收致富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实实在在的产业上,夯实农民收入倍增基础,以期早日实现奔小康目标。
3、聘请专家给群众培训指导,培训既要有理论上的讲解,同时也要深入一线,到群众家中面对面、手把手地给群众现场指导。
4、全面考虑,注重细节。比如有两个村在发展核桃产业,这个产业不错,很适合当地发展,农民积极性也很高,但栽种后问题来了——经受不起夏天炎热阳光的炙烤,一个夏天过后,苗子上半节焉了,看上去要死不活的,不要说挂果,长大都成问题,这对农民的积极性有很大杀伤力。所以,请在选择品种时一定要注意适不适合在当地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