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地处秦岭南麓腹地,北临西安省会,被称“安康的北大门,西安的后花园”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蓝天白云、绿水青山。2004年县委、县政府针对宁陕拥有的独特的自然资源,提出了可循环发展的“旅游兴县、强县富民”这一正确的发展战略,经过10年的发展,宁陕县的旅游发展已成风生水起之态,全县初步形成了“两线三环六区十二景点”的旅游布局。
今年县委、县政府为了早日实现我县旅游的跨越式发展,提出了“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模式,九月上旬我参与了宁陕县人大常委会对全域旅游工作的视察活动。在视察中,重点查看了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和全域旅游工作推进情况,通过实地查看,在企业、镇村召开了四次企业、镇村领导、基层人大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县政府关于我县全域旅游工作开展情况专题汇报,组织召开全域旅游工作座谈会等形式,对我县全域旅游工作基本情况有了较深入的了解,现对我县全域旅游发展谈几点认识。
一、基本情况
全域旅游是一个全新的旅游模式,非常适合我县“生态立县、旅游富民”的发展战略和我县旅游中存在的景点多而分散,缺乏大景区、名景点的客观实际,是全面提升我县旅游发展水平,打造陕西旅游强县,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必由之路。
今年初,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域旅游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决定》,下发了《2014年推进全域旅游工作实施方案》,与12个镇、36个部门签订了全域旅游目标责任书,县旅游局与24家旅游投资企业签订了《2014年旅游项目建设及旅游安全生产责任书》,进一步夯实了部门、镇推进全域旅游工作责任,明确了旅游企业投资建设及安全生产责任。县政府设立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支持全域旅游工作。建立了全域旅游重点村,实施了农家乐改造提升工程。县旅游局、人事局、筒车湾镇共同组织了为期15天的七里村农家乐技能培训班,全面提升了该村农家乐从业人员的服务礼仪、经营管理、烹饪等方面技能。广货街镇举办了农家乐经营业主培训班,培训190人次,举办了首届“宁陕味道”美食品评大赛。成立了我县农家旅游专业合作社,探索了一条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路子。
县旅游局加大全域旅游宣传营销力度,实施了旅游广告宣传长廊工程,积极参与省、市组织的各项旅游推介会、旅游节等活动,宣传推介我县旅游产品。通过走进西安社区,与县内旅游公司,中、省、市媒体开展旅游宣传合作,加强县旅游网站及官方微博建设,加强假日旅游服务中心建设等工作方式,宣传推介我县全域旅游品牌,使我县旅游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都较去年有了明显增加。
县旅游部门积极打造山地越野挑战赛,国际露营啤酒狂欢节等旅游赛事品牌,进一步提升全域旅游影响力,努力推进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朝阳沟旅游度假区国家三A景区创建工作,督促指导筒车湾旅游景区四A景区创建,努力打造全域旅游骨干企业与著名品牌。
全县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呈现较多亮点:今年上半年,全县重点旅游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43亿元,大部分旅游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悠然山、秦岭鹿苑、中庄秦岭逍遥谷、仙居缘休养基地、皇冠生态小镇、森之原民族村、皂矾沟生态养殖及亲水娱乐项目,筒车湾景区二期工程、上坝河森林公园二期等旅游重点建设项目建设速度加快,进展良好。
二、存在问题
(一)旅游重点建设项目进展不平衡。上半年全县旅游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只占全年任务的31.85%,时间过半,完成任务尚未过半。冰晶顶、深山老林、秦林山庄、朝山居、清水湾、皇冠朝阳庙景区、森林大酒店等重点旅游项目进展缓慢。用地指标受限制、资金短缺、企地矛盾、政策制约等是导致项目进展缓慢的主要因素。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存在多点开花,开发深度不够等问题。
(二)规划落实不到位,景区建设监管不力。部分景区缺乏科学规划和严格按规划建设的意识,特别是大蒿沟景区,由于投资商多,企业各自为阵,基本上形成了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开发模式,有些企业甚至长期圈占旅游资源,没有进行实质性开发,已经出现倒卖土地或待价而沽的现象,影响了景区建设速度和质量,有些企业建设不惜牺牲宝贵的生态资源,使蒿沟优美的山林、河道、水等宝贵旅游资源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开发区管委会人员少,无执法权,在景区建设监管方面不到位,县级有关部门、管委会、镇政府管理职责不清,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影响了景区建设的监管效率和质量。
(三)全域旅游工作领导力量、部门协作、宣传引导方面的工作有待加强。全域旅游是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积极配合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目前,全域旅游在我县广大干部群众中尚未形成广泛共识,部分部门配合协调不力,群众积极参与不够,少数群众为了自身利益阻挠项目开发的情况比较普遍,这些情况的存在制约了我县全域旅游事业健康发展。
(四)缺乏核心景区,接待能力不足的状况继续存在,部分旅游开发模式面临挑战。缺乏能吸引游客留住的核心景区,除广货街、筒车湾漂流外,没有其他吸引游客的景区,县域缺乏上档次的酒店、宾馆,旅游旺季接待能力不足,受国家政策影响,皇冠、上坝河游客明显减少,企业经营困难,碾盘悠然山庄、天河生态农业观光区,秦岭人文生态园等项目定位为私人会所的模式面临生存挑战。我县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功能定位、开发模式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三、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推进全域旅游事业快速健康发展。要针对部分旅游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慢、矛盾多的问题,成立由县级领导、部门负责人和已退居二线的科级领导组成的工作组,深入企业,协调处理项目建设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加强大蒿沟管委会班子建设,抽调精兵强将,赋予相应职能和权力,使其能够有效处理企地矛盾、乱搭乱建、环境破坏等突出问题,推进管区内项目建设按规划健康有序进行。
(二)严格执行景区建设规划,提升景区建设品位。要成立县旅游规划委员会,一切旅游项目规划必须经该委员会审批把关。县政府要制定我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要严格按程序科学论证,严格审核各景区规划,在景区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划建设,坚持规划引领,严肃查处乱搭乱建、各自为阵,不按规划建设的各种违法行为,对部分旅游企业圈占倒卖旅游资源,以房产开发和私人会所建设为主的投资行为要认真调研,提出对策,严格把关。切实使我县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开发利用,最大限度的造福群众,为全县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三)坚持保护、开发并重的原则,科学合理开发我县旅游资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县旅游开发工作,提出全域旅游的开发思路,今年以来全县旅游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饥不择食,对投资商考察把关不严,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甚至遭到破坏等问题。建议县政府在旅游招商中要严格把关,认真评估,利用我县区位资源优势,把那些能保护资源、能强县富民的投资商引进来。在矿产开发、工业项目招商中要有旅游部门参加评估,对破坏旅游环境的矿产、工业项目要严格控制,使我县青山绿水、空气清新的旅游资源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全域旅游事业能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坚强宣传引导,凝聚全县力量,推进全域旅游进入发展快车道。要积极加强宣传引导,尽快形成全县干部群众一心一意发展全域旅游的广泛共识,真正树立全县都是旅游景点,人人都是导游和服务员的理念,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全域旅游事业。各部门、各镇村要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第一要务,人人为全域旅游出主意、提建议,使全域旅游真正成为我县强县富民,发展经济的第一产业。对部分思想僵化、胡搅蛮缠、恶意阻挠全域旅游发展的群众要加强宣传引导,尽力化解矛盾。对屡教不改者要依法坚决打击,切实维护公平、稳定、和谐、健康的旅游投资环境,保护投资商和广大群众的切实利益。要把全域旅游作为部门、镇村考核的主要内容,每年进行考核奖惩,实行重奖重罚。使全县干部群众都积极参与到全域旅游事业中来,推动全域旅游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加强镇旅游工作。加强各镇特别是旅游重点镇班子建设,配备专兼职旅游副镇长和旅游专干。旅游专项资金使用要向重点旅游镇倾斜。每年安排旅游专项资金时要为重点旅游镇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支持这些镇旅游发展,县财政要为各镇特别是旅游重点镇的卫生保洁、垃圾清运等公共卫生事业列入一定财政预算,改善基层旅游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