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位于安康市西北部,地处秦岭中段南麓,是陕西省会西安市南枕的绿色屏障,素有"安康的北大门,西安的后花园"之称,距省城西安最近距离72公里,是关中通往川渝的交通要塞,也是陕西省重点项目“引汉济渭”施工所在地。版图大县、人口小县,资源富县、经济穷县,是宁陕的基本县情,全县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是安康市面积最大的一个县,辖12个建制镇,98个行政村,总人口7.4万人。近年来,该县坚持“文化兴县、旅游富民”的发展战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逐步走上稳农轻工发展三产的道路,随着《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秦巴片区脱贫攻坚规划》、《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进入集中实施阶段,对特殊贫困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省委、省政府着眼于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和县域经济发展,显然为该县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如何加快发展该县三产服务业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议题。就宁陕县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迫在眉睫,是宁陕经济持续发展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经之路,也为宁陕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切入点和增长点。
服务业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国家对“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三产业是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它产业。主要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分为四个层次: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等流通部门;金融业、保险业等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社会公共服务的部门;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军队等国家公共服务部门。
一、宁陕三产发展目前现状。
该县自实施“文化兴县、旅游富民”的发展战略以来,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相继出台很多的招商引资办法和企业落户奖励等制度,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配套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投资项目管理和监督,随着一系列的重点项目相继竣工投入运营,以及一系列新项目的进驻,该县三产服务业也得以快速发展:从全县服务业总量增速来看,到“十一五”末,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591亿元,是2005年1.496亿元的2.4 倍。“十二五”前三年一二三产占GDP比重分别为:20.4:51.3:28.3、18.7:56.2:25.1、18.4:57.8:23.8。
二、宁陕三产服务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多年来,该县三产服务业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该县服务业相对滞后,比重偏低,仅2009---2013五年来三产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0.3,30.9,28.3,25.1,23.8),呈下降趋势, 2013年该县三产增速跌至十一年来最低。总体显得三产发展缓慢,步伐较弱,差距较大,逐年走低。就宁陕县三产发展实际而言,主要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三产服务业对全新经济拉动乏力。“稳一产、重二产、轻三产”是统计数据的充分体现。“十一五”末(2010年)该县产业结构比为(23:46:31),2011—2013年产业结构比分别为(20.4:51.3:28.3、18.7:56.2:25.1、18.4:57.8:23.8)产业间变化甚微。
2、第三产业特色不突出,地域特色发展不充分。虽然这几年该县以旅游业带动了三产服务业快速发展,但就安康整个地区乃至全国而言,并没有哪一项三产特色产业能够作为宁陕的代表。且该县涉足第三产业中的类别少总量小,主要以: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为主的三产。
3、旅游业投资项目进展慢,完全建成营业的成熟型服务业企业少,导致拉动三产发展乏力。例如:旅游业在宁陕县虽然蓬勃发展,但配套设施相对滞后,景点不够成熟,特点不鲜明,季节差异等因素影响而变为“一日游”,且回头客少,对三产的住宿、餐饮业拉动力较小。
4、三产服务业的组织协调机制不够完善,大力发展服务业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三产服务业门类宽广,新的门类还在不断出现,各部门之间尚未建立有效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机制。
5、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氛围不浓,支持三产服务业发展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三、对加快宁陕三产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据初步统计,该县共有第三产业法人单位312个,产业活动单位220个,涉及三产服务业各类领域,对于这么大的行业,对其研究是具有很大的意义的。目前,根据省市功能区的划分,该县处于限制开发区,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就应稳一产限二产,着眼于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与组织协调,需要从政策上、环境上和投入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具体建议如下:
1、从各相关部门抽调专人组成产业发展调研组,对该县三产行业分门别类,认真扎实搞好产业间的深度研究。制定出三产服务业发展规划,规划应与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与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相协调,把三产服务业的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形成三产和一、二产业良性互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态势。
2 、打造我县旅游特色品牌和特色区域,提升三产服务业水准。
一是加快宁陕县三产旅游业重点旅游项目的建设进度,打造特色秦岭山水游、文化游、森林游、穿越游、激情游、风情游、野外探险游、自在游、乡村游。使游客由“一日游”向“两日游”、“三日游”、“多日游”拓展,并针对不同的季节推出不同的景点,打破只有夏季游的尴尬局面,达到季季有不同,季季都火爆的局面,从而促使宁陕县三产住宿和餐饮业大幅上涨。
二是用宁陕县荣获“2013亚洲金旅奖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名县”这个招牌,精心策划向外推介宣传。
三是做好旅游产品文章。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景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塑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旅游精品。精选本土优质农产品,通过精细化包装向游客推介,使游客在玩好吃好的同时“购好”,同时制作出有纪念意义的一些商品(如根雕、花卉)之类,瞄准旅游市场。
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以该县特色冷水鱼产业为抓手,集休闲观光于一体,打造大鲵主题公园、冷水鱼特色餐饮等服务产业。
五是改造江口回族镇,将其建设成为陕西省第一个特色回族镇,使其成为充满异域风情浓厚的少数民族观光旅游重镇。
3、着力培育优良企业,整合资源,扶优做强。一方面,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有选择地引进更多三产行业业落户于宁陕县,特别是高端及规模化品牌或企业,从而稳步提高三产行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对现有产业及品牌,做好扶持和推广工作,引导企业创建知名商号,扶优做强,帮助宁陕县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比如:素有陕西旅游第一村的蒿沟村,如何整合资源,打出名号还有待相关部门深入研究。
4、做好三产行业的组织协调机制,提升大众对三产行业的认识和关注。一方面,应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各服务业发展水平,强化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责任意识,营造关心、参与、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形成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合力,促进全县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另一方面,做好三产行业的组织协调机制。针对行业的各个门类、各个部门,建立有效的组织领导协调机制,使三产行业有序有效地稳步发展。
5、出台新政策,做好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工作。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项目引进为支撑,不断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通过有效的投资和消费促使该县经济快速增长。
6、着力发展好该县三产服务业中的文化产业、公共管理、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7、对其它服务业更应关注,比如(现如今的电子商务行业)对宁陕县的批发零售业的冲击,政府应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应引导有识之士通过电子商务服务行业建立诸如个人淘宝网店向外售卖本县各类产品,以促进其他服务业(如:交通、运是、仓储、计算机信息、快递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8、建立三产发展考核评价制度,全力做好第三产业统计和核算工作,做到应统尽统。
通过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以旅游统领一产、融合二产、带动三产,形成“一业带百业、百业促一业”的发展格局。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将宁陕真正建成一个山川秀美、富足安康的花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