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要闻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全域旅游

作者:刘玉林 陈耿剑 来源:陕西农村报 发布时间:2014-12-26 08:43 【打印本页】

    宁陕全县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林地3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90.2%,位居全省各县区之首,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地处的秦岭南麓,秦岭是中国南北自然气候分界岭,世界公认的“生物基因库”,有中国“父亲山”、国家中央公园和天然氧吧的美誉,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美洲的落基山并称为地球“三大名山脉”,是吸引国内外游客旅游的“金字招牌”。
    宁陕县委常委、副县长陈佳斌说:“宁陕作为一个山区贫困县,要破解发展难题,唯一的出路就是把秦岭这个“金字招牌”和绝好的山水、气候这个优势资源通过发展全域旅游这个载体转化为经济优势。”
    发展全域旅游初见成效
    今年年初,宁陕提出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实现旅游产业全域化、农业产业化、工业新型化、城乡一体化“四化”同步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全民共享发展成果。
    宁陕生态旅游经过十年的蓬勃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先后引进24家企业投资开发35个旅游项目,引资总额突破250亿元,上坝河森林公园、筒车湾漂流、秦岭峡谷漂流、皇冠大酒店、蒿沟鹿苑等一批景区景点建成投运,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旅游知名度日渐提高,乡村游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大幅提升。
    2013年,全年接待游客已达272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2.8亿元。先后荣获了“亚洲金旅奖”、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名县、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陕西省旅游强县等诸多荣誉。
    据宁陕县旅游局局长吕宣强介绍,全域旅游就是把宁陕县作为一个统一的景区,经过几年的打造让全县辖区内每个区域都是一处景点,每个区域都有接待能力,每个区域都能产生经济效益,全县上下形成一个生态良好、风景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旅游全覆盖的A级景区,真正做到“一业为主导、多业促一业、百业齐发展”,努力实现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群众收入持续增加、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经过半年多的“试水”,宁陕县发展全域旅游工作成效初现。2014年,新增旅游招商引资10亿元,完成旅游项目投资10.42亿元,全年实现接待游客31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2亿元。
    强化提升服务我促农增收
    初冬时节,上坝河谷哥农庄的农家小院里,业主谷成锡正带着几个人忙着把刚刚运来的紫竹、桂花、红叶石兰、迎春花等苗木按照事先规划好的位置进行移植。
    在宁陕县旅游重点区域,有许多农家乐正和谷哥农庄一样利用冬闲时节按照环境生态化、居住文明化、饮食本地化、服务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进行提升。
    今年,宁陕县将城关镇、筒车湾镇七里村、广货街镇蒿沟村等旅游重点区域确定为全域旅游试点,印发了《旅游重点区域全域旅游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宁陕县重点旅游区域接待能力建设资金补助办法》。
    自办法出台之日起,用3年时间,对本县重点旅游区域城关镇、筒车湾镇、皇冠镇、广货街镇、江口回族镇建设的农家乐、乡村酒店和家庭旅馆的业主进行资金补助,每年补助60户,按照业主实际投资的40%(每户最高5万元)予以补助或实际投资额度的50%的标准(每户最高50万元)予以3年贷款贴息。今年全县共确定40户农家乐提升改造、10户乡村酒店、10户家庭旅馆建设。
    目前,筒车湾镇七里村11户试点农家乐均已建成营业,村口及试点农家乐标识标牌制作安装到位,乡村旅游整体宣传营销活动已通过县政府网站、宁陕旅游网、宁陕旅游官方微博全面展开。广货街镇确定的16户农家乐正在进行提升改造,县城周边已建成营业乡村酒店5户,在建乡村酒店8户,已完成提升改造的农家乐5户,正在进行提升改造的30户。
    1~11月预计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完成20.73亿元,增长6.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700万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0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970元,分别增长9.1%和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