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冰雪奇缘 美景宁陕(教体局 李小平)

作者:李小平 来源:教体局 发布时间:2015-02-10 08:43 【打印本页】

    在家乡宁陕,说起穿越,喜欢亲近大自然的徒步爱好者都知道是从上坝河——平河梁的穿越,在草长莺飞、五彩斑斓的春夏秋三季去体验的人比较多,而在数九寒天、大雪纷飞的隆冬季节里很少有人问津,冰天雪地里二十多公里的徒步对自己着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需要勇气。2015年1月的最后一天,宁陕迎来了今冬的第一场大雪。我们一行10人背上简单的行囊踏上了一段奇妙的冰雪奇缘的穿越。

 

    车行40分钟后到达上坝河,这里已经是一片白茫茫雪的世界了,晶莹剔透,使人都不忍心踩上去成为第一个破坏这片平静的人。上坝河的四季都是美的,少了夏季的喧嚣,静的只听见脚下“咯吱咯吱”的踏在新雪上的声音。期待了一年的雪撩起了大家的兴奋劲儿,蹦跳着、尖叫着,摆pose、打闹。可我心里清楚,这才刚刚开始,最美的风景,最艰难的路还在前面等着我们,一旦跨出了第一步,便没有选择,没有退路。


 

    一路走,一路游玩,很快,10人就分成了两个集团,沿途看风景的就落了后。冰雪精灵掩盖了冬的萧瑟,草地上、树上、远山上,极目所望之处,只剩了白茫茫的一片,由层林尽染的彩色图画变成了一幅意境悠远的水墨画,路两旁的竹子都低垂着头,被厚厚的雪压弯了的枝头,随风摆动,冷不丁的落在身上、头上、脖子上,惹得人经不住打个寒颤。趁朋友不备,在他们身后猛的摇动树枝,人为制造一场飞雪,又引得一番追逐打闹和打雪仗的乐趣,倒激发了一群老小孩隐藏的激情,笑声便回荡在寂静的群山之中。两三个小时之后,渐渐的都安静了下来,只听到整齐划一的“咯吱、咯吱……”的声音,体力稍差的,开始有些疲惫了。从上坝河开始有十多公里的路上,大同小异,没有参天挺拔的大树,杂生的灌木和娇小的侧枝居多,产生了些许的视觉疲劳。美女医生告诉我们:不能一直低头看地上的雪,要看看远山,否则极有可能患上雪盲症。

 

    不知不觉又开始飘雪了,如风吹过的柳絮,洋洋洒洒,落在手中,在掌心中慢慢融化,放飞的思绪也跟着融化的冰雪漫随天际。同行中专业摄影师遗憾地说:“可惜没带慢镜头,否则可以拍出雪花飞舞的形状。”越往前走,雪越下越大,越来越紧,地上的雪已经有七、八公分厚了,足以淹没整个脚背,为了避免雪钻进了鞋子里,我们一字排开,沿着前面的脚印开始了越发艰难的前行,先行的队友在雪地上留下大大的“加油”的字迹为我们鼓劲儿,让我们从心里深切地感受了股股暖意。

    最美的风景往往要经过最艰苦路程,才会带给你惊喜、惊叹!身上、头发上、眉毛上都变成了白色,地上的积雪足有一尺厚了。海拔越高,气温更低,脚湿透了,手也冻麻了,四肢仿佛都失去了知觉,只是这样机械地行走、行走……,似乎忘了抬头看看周围的风景。如果一直这样行走,就违背了徒步的初衷。徒步,不是从一个起点到某一个终点的低头前行,没有乐趣,没有惊喜,更没有故事,像金庸笔下的绝顶武林高手,克服了一个个难关,等冲上山顶,却发现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是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朋友似乎看出了大家的疲惫和落寞,高唱着歌给大家鼓劲,还有人打趣说:“可千万别把冬眠的狗熊吵醒了,还以为给它送来了人肉大餐”。更有人突发奇想说:“我们像不像江湖侠客,此时正冒着风雪去参加武林大会”,“哈哈,像,那我们就是陕南六怪了……”大家七嘴八舌,一路留下了欢声笑语。


 

    就这样互相扶持互相鼓励着,经过了六个小时左右的异常艰难的前行,在平河梁的最高处,我们来了。这是一个我们从未见过的冰雕玉琢的童话世界,所有的词汇、语言都显得那么的单薄、无力、苍白,多贵的照相机都拍不出来的美景,粉雕玉琢,百媚千娇,玲珑剔透。世界只剩了一种颜色,包裹了整座山、整棵树、整个世界——一个不真实的童话世界。三百六十度,无处不让人瞠目结舌。你除了高喊“太美了,太漂亮了”之外,再说不出其他的话来,这样的美景让你忘记饿、忘记累、忘记冷。唯有惊叹!惊叹!还是惊叹!感恩大自然的奇馈,给我家乡如此美景!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没有梅,不遗憾,有雪,却没诗,我们都不过是一俗人。
二十多公里,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本来四个多小时的路程,生生地走了七个多小时。在我所翻越的山和徒步的路途里,这次是最艰难的,也许一生也不会有几次这样的体验,来吧!让我们一起来走遍宁陕的山山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