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虽将离别,不说再见----写在见习末

作者:见习生 汪一凡 来源:安监局 发布时间:2015-02-11 11:39 【打印本页】

    转眼间,为期一个月的见习活动即将接近尾声。我亦学,亦思,亦斟酌……
    作为宁陕寒假见习大学生中的一员,我心中谨记“快速适应”、“小事入手”、“积极主动”、“多学多问”、“学有所思”、 “学有所获”这六个方面,割舍了寒假早晨暖和的被窝,满怀欣喜与期待来到县安监局见习。
  通过短短二十余天的亲身经历和了解,办公室工作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千头万绪、繁杂琐碎、包罗万象、事无巨细”。办公室既是各方沟通、联系的枢纽,又是信息集中、传播的中心;既要负责行政管理和运转保障,又要负责信息宣传和各方协调。在各位大哥大姐的指导下,我从打扫卫生、传送文件做起,了解办公室工作基本流程、电子公文处理、待人接物等;学习了新《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政策选编》、《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等内容;初步了解了县安监局的工作职能和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以及从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人员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和巨大压力。使我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安全工程的大学生同样应该具有的细致、认真、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的重要性。
    见习过程中,电子公文交换平台让我印象颇深。经办公室的袁姐介绍,我了解了电子公文交换平台基本操作知识,知道了如何收、发文件,如何排版盖章,如何打印。电子公文处理系统操作方便,容易上手,实现了材料采集、文字输入、格式生成、审核流程、传递发送、限时办理、来文提示、退文警示等多节点以及全过程的自动化。在袁姐耐心仔细的指导下,我这个新手很快就学会了简单的操作处理。想起爸爸妈妈在参加工作时,文件的传送还靠的是人力和传真,有的紧急文件不能及时传送,耽误了一些工作的正常开展。通过电子公文平台实现了文件的快速传达,不仅方便快捷,还避免了大量公文的印制和传送,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通过这个平台,文件的查询也变得更加方便了。
    短短的见习也让我明白了“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真正含义。作为一个大二的工科女生,学习了计算机基本知识,也积极的参加了课内外的各项活动,以为Word、Excel之类的软件应该不在话下。但当我真正接触到行政公文之后,才知道跟我想象中的完全不同。行政公文有着严格的要求,版面尺寸、字体字号、行数字数等格式要素都有具体的规定,连订书针装订的位置都严格要求。办公室的万主任看我有点懵,笑着递给我一本《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说:“小汪,抽空把公文格式好好学习一下。”并对一些简单的公文处理结合实例对我进行了详细讲解。我这才知道天头、版心、订口以及字体、字号、行数等都有具体要求,一份看似简单的文件,却蕴藏着许多的知识。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一个人接触的领域越广,学到的知识才会越多,才能更好地定位自己,提升自己。
    站在十几岁的尾巴上,这次短暂的见习经历,不仅是我今后工作的一次不同寻常的体验,更是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虽将离别,不说再见。我坚信今后的路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