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在统计局见习后的感想(统计局 见习生潘希)

作者:潘希 来源: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5-02-12 09:08 【打印本页】

    昙花一现,稍纵即逝,光阴荏苒,尺璧寸阴。见习生活即将结束。这次为期一个月的见习,真的让我经历了很多:有欣喜过,有紧张过,也有忐忑过,但更多的还是感动。
  见习的第一天,从参加寒假大学生见习工作会到正式来到见习单位,这一路上,我都平复不了内心的激动和欣喜,这都归功于政府,给了我们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到机关单位见习,还是专业对口的单位,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到了见习单位后,我那激动、欣喜的心情慢慢平复下来,看着一个个陌生的办公室,和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我不由得有点紧张;刚到办公室,调查中心的蒋主任正在电脑旁填写一张报表,看了一会后,我的心渐渐的沉入谷底,因为看标题只是一份简单的工业统计报表,但是操作的过程,和输入的那些数据我一点都看不懂,心里也不由的着急、忐忑起来,或许蒋主任看出了我的不安,转过头笑着问我:怎么样,是不是一点都看不懂,接着他告诉我他现在用的是一个程序,这个程序是统计事业上的工作人员用的,我不会很正常,他还告诉我,从学校里学的理论在工作中能用到的很少(蒋主任也是统计学专业),基本上都是经过专业培训和在工作实践中积累的一些工作技巧和经验,事后,他还送了我一本《工业企业统计报表制度》让我先看看,听了蒋主任的一席话,我才知道,原来大学学的理论知识在工作岗位上用到的还是有限的,特别是从事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时,更需要针对性的培训。
  来到单位后,因为理论并不是实践的缘故,我的工作就只有送送资料;到编办进行在编人员信息录入;或者是写写东西;或者是做一项简单的调查工作。在办公室里的时候,有时候我们也会聊聊天,和大家交流。最让我感动的是,和他们在交流沟通中解开了我很多的疑惑;而他们大家因为尽可能的帮助我,给了我不少统计方面的资料:《工业企业统计报表制度》、宁陕县2014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统计业务知识》以及《统计业务知识——指导与习题》。从这些书籍里我学到了很多我不曾知道的知识。
  单位的老人刘超大哥带我一起做了一个载货汽车能源消耗调查。这项工作是刘超哥负责的。说我的见习马上就要结束了,特意带上我,见见调查的流程。我们要先到运管所调出部分货车的资料,和我们需要的数据。刘超哥很照顾我,说让我来负责和运管所沟通,然后让我打电话询问车主哪几项我们需要的数据。他旁边告诉我应该怎样和车主沟通: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告诉车主,这些数据不会对他们造成影响。就这样,我们完成了这次调查。回去之后,因为数据不完整,我们还要根据已得到的数据,进行运算,得出其他数据。接着,就要将数据录入到程序中,报给市局。可是程序里每年的参数不一样,因此还要修改参数。并且由于车主提供的数据不太准确,录入过程中,只要有一个错误,就无法审核通过,因此我们又经过多次的运算,才完整的完成这项工作。
  说真的,通过这次调查工作,真的觉得统计局的工作挺辛苦,就算是这次最简单的调查工作,也花费了不少的精力。首先就是调查的数据,这些数据是由车主提供的,但是大部分车主报上来的都不合理,大部分车主报上来的几个数据相差太大,为我们的工作增加了难度和精力。由此可以看出其他的调查工作也还是为遇到同样的问题。另外,在录入的时候,每次都要修改参数,比如说货车和客车的参数不一样,去年和今年的参数不一样,报给市里的和报给省里的参数不一样,并且修改参数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这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小调查,可是,在统计局里无论什么报表,所要经历的过程都是这样。所以,统计局的工作有时候真的会很辛酸。
  这次的见习活动,是我们第一次接触政府部门的工作,我们作为宁陕县第一批在政府机关单位见习的大学生。我们有优势,同时,我们也有压力,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历练自己,但是我们也要给下一批见习大学生起好带头作用。我相信我们所有人都把这次实习当作自己以后工作一样对待,所以我们不怕吃苦,在操作中,我们从不熟悉到熟悉,对待事情,我们从不成熟到成熟。这次见习,更多的是感动,见习单位带给我的感动;见习班带给我的感动;还有每次工作时,那些工作人员带给我的感动。并且,收获了一大帮能够一起努力的朋友,这是我这次实习最大的收获。
  实习已经快接近尾声了,我们每个人都更成熟了,面对即将到来的分别,我们没有沉浸在浓浓的悲伤中,而是我们都用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我们的成长。同时,面对不舍,我们更多的是这段时间的自我反省,我有很多地方存在不足,面对着专业性很强的统计局,我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但我知道我已经不能只局限于学校的知识,重要的是,通过这次见习让我找到了我今后的学习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