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宁陕县皇保局八项举措加强大熊猫保护

作者:焦晓红 来源:皇保局 发布时间:2015-04-28 08:48 【打印本页】

    皇冠山保护局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大熊猫保护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明确工作思路,夯实工作责任,进一步加强栖息地保护和恢复,加强规划编制、完善法规制度、强化科技支撑、创新保护模式,努力实现大熊猫种群数量稳定增长,以“八项”工作举措加强大熊猫保护。
  加大谋划工作。结合保护工作实际,认真总结经验,深刻查找不足,紧紧围绕工作的总目标,抓住生态林业首要任务,突出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的战略重点,深入研究、部署和推进区域新形势下的保护工作,抓好落实。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培养方式,培养科研骨干和保护人员,提高大熊猫保护管理水平,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升专业人才,把高端引进和就地培养结合起来,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
  大力加强保护宣传,营造群众参与氛围。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宣传。围绕中央领导重要批示和大熊猫调查结果发布这一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结合大熊猫保护工作的亮点和社会公众的关注点,组织做好专题宣传,提高社会的认知度。
  严格栖息地保护。统筹谋划,抓住重点,一是要划定保护红线,保护好栖息地以及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充分行使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保护方面主体职能,依法打击蚕食挤压破坏栖息地以及生态环境的现象;二是要加快栖息地“碎片化”的治理恢复和种群交流的廊道建设,提高种群和栖息地保护率;三是要建设生态保障体系,促进大熊猫斑块恢复,加快对大熊猫栖息地斑块间的走廊道建设,强化栖息地保护与恢复,提高栖息地质量,为野生大熊猫生存和繁衍创造宜居环境。
  认真编制大熊猫保护规划。结合“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依据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的结果,将完善为《大熊猫保护工程专项规划》,争取早日实施新一轮大熊猫保护工程。对规划充实和完善,使规划真正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并确保规划布局合理、数据可靠、符合实际,使保护工作具有长期指导作用。
  提升科技支撑水平。要重点进行大熊猫野外行为学的研究,掌握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破解难题,加强大熊猫疫源疫病的研究工作,要积极争取将大熊猫研究纳入“十三五”规划的大盘子,处理好科技支撑和“支撑科技”的关系。将科学研究的新方法、新理念应用于大熊猫研究领域,从容应对大熊猫保护。
  建立信息监测平台。建立起大熊猫保护的监测体系,定位技术、远红外技术、网络技术等装备于信息平台,使我们的管理耳聪目明,迅速、准确、有针对性地实行管理,保护指定专门人员参加平台建设工作,共同完善平台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及时上报和更新相关数据信息,共同维护好平台运转,提高保护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科学化水平。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保护区域公众法治宣传,让公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培养法律意识,杜绝违法行为。以秦岭东部大熊猫保护联盟执法检查为契机,一年两次,在保护区周边社区,开展打击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违法犯罪和非法经营活动,全面提高联盟周边社区群众对大熊猫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使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工作进一步提升彰显法制神圣而不可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