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体会

党员干部应“慎言”

作者:郭仲频 来源:纪委监察局 发布时间:2015-05-05 09:14 【打印本页】

    前不久,一段疑似毕福剑饭桌上唱评《智取威虎山》的视频以各种渠道流传。视频中“老毕”边唱边戏谑,对“国家领导人和人民解放军使用了羞辱性词汇。当时“老毕”是调侃?是内心真实流露?现不得而知,不过央视已声明“认真调查,严肃处理”。4月6日,中国纪检监察报也发表了“党员毕福剑必须讲规矩”的评论。看来确有其事。假如“老毕”在那种场合是为了逗乐,作为央视著名主持人,公众人物,未免太俗、太任性了,受到炮轰理所当然;假如是真实想法,作为共产党员,那“老毕”的价值取向和信仰就有问题了。
    《论语·子路》中提到:“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己矣”,意思是,有德才的人,对自己的话不能随便说出口,即说话负责。孔子及儒家大力倡导“君子慎言”,并把“慎言”提高到美德的高度。可见,“慎言”是何等重要!老百姓也常说:“言多必失,祸从口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慎言”是一种政治操守,是一种境界,表现为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对党纪国法的敬畏,对组织、家庭和个人的高度负责。“慎言”更是一种美德,表现出一个人的修养。
    做到“慎言”,就要加强学习。首先要学好党章,其次要学习党纪法规知识,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和纪律意识。做到一言一行从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维护中央权威、维护领袖威望、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始终将纪律挺在前面,凡是反党、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口号不喊;凡是违反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话不讲;违反组织原则的话不说。
    做到“慎言”,就要注重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在谋划工作、推动科学发展上,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所做的每项决策都建立在客观实际之上,“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不空喊口号,不“夸夸其谈”,不“纸上谈兵”。
    做到“慎言”,就要讲诚信。孔子说,“民无信不立”。一个没有诚信的人,在世上是难以立足,难以成事的。作为党员干部,要把讲诚信作为立身之本,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做老实人,讲老实话,办老实事,恪守承诺,言必行,行必果,始终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