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即使是因为脱贫攻坚考核挂职延期了两个月,两年的扶贫挂职,今天还是到了卸任离开的时刻。当这一天真正来临,心情复杂,五味杂陈,既有许多的欣慰、遗憾,也有终于可以放下的释然;既有可以回家的欣喜,更有离别的不舍……
两年前的秋末,从江苏到陕南,两年的挂职扶贫经历,走了许多的山路,认识了许多的人,体验了许多山里生活。,“家远漫为秦岭客”,我们加入了脱贫攻坚的战场,与宁陕的干部群众、与一批又一批各级扶贫挂职战友同处宁陕这个扶贫战壕,两年来与宁陕同风雨、共悲喜,共同经历了许多宁陕大事,留下了许多宁陕记忆,凝聚了许多宁陕情谊,也在心里埋下了许多宁陕情结。
北风渐起离别路,毕竟车船留不住。明天就要离开宁陕,我会把秦岭的沟沟壑壑、草甸、山梁永存心底。在“秦岭之心”的宁陕工作生活既辛苦又精彩,国土面积3678平方公里的宁陕,奔波在山水间,倘若有兴致,可以看山间流岚、春天山花、秋夜圆月,晚秋雪景,天华山瀑布、兰花湖草甸、磙子沟桶桶蜜、海棠园林麝、胭脂坝梅花鹿、曾溪沟板栗、小川的天麻、瘦驴沟的野棉花、斜峪河的社火……秦岭的风光壮美、物产丰饶和文化的多元,只有深处其中,历经四季轮回才能领略。
新一轮苏陕协作以来,更多的宁陕人认识了金坛,当然更多的金坛人开始关心宁陕的脱贫。作为新一轮苏陕协作的见证者、推动者、践行者,我见证了宁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整县摘帽誓师大会的激情澎湃;我们与宁陕的同志们一起体验了新中国七十周年歌咏大赛时满城的欢乐氛围;与大家一起为秦岭山地马拉松的选手助威呐喊……两年里宁陕的土地上发生的一桩桩大事小事,与宁陕共同经历。两年来,宁陕金坛两地的友谊不断加深,交流合作日益频繁,作为苏陕协作的推动者、践行者,参与了一场场领导互访座谈、一个个社区工厂开业、一次次苏陕协作项目的落地验收……两年间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点点滴滴,历历在目。
青山隐隐水迢迢,就此别过,从此宁陕是故乡。离别不是结束,是另一种开始,宁陕同志们的情谊我会终身铭记,宁陕印象、宁陕记忆、宁陕情结我会带到金坛。从明天起,我就再也不能自诩为“宁陕人”,但是,我会跟宁陕人一样,热爱着、牵挂着、关注着宁陕。
“一日宁陕人,一世宁陕情。”借用马云的一句话:“这个世界有两样东西,自己可以说不好,但是不能听到别人说不好,家乡和母校。”从此,宁陕就是那个只能自己说不好,不能听到别人说不好的地方。
从此宁陕是故乡,祝愿宁陕顺利脱贫摘帽!祝愿宁陕贫困群众都能脱贫奔小康!祝愿宁陕的各位战友前程似锦!祝愿宁陕的各位旧雨新知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