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在全县农村党员中积极推广“两带两示范”活动,300名“双带”党员引领600余名贫困户在绿色产业建设中演起了致富戏。
该县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县情实际,制定了《宁陕县农村党员“双带两示范”活动实施方案》,以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建立党员科技致富示范基地、培养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为主要内容的“双带两示范”活动,体现了“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有效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的“双带两示范”活动,该县共产生了“双带”党员300名,帮带贫困户600户,党员科技致富示范基地38处,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93户,为推动绿色经营战略,建设绿色小康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城关镇青龙村党支部书记谢祖银和朱良宗、周安全、朱明峰等16名党员带领群众建立了青龙村党员科技致富食用菌示范基地,今年全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在基地的带动下,瓦子、贾营、龙泉、旱坝等村先后发展成为食用菌重点村,食用菌已成为城关镇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当家项目。旬阳坝镇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沿西万公路建立了万亩高山无公害蔬菜基地,目前已通过国家农业部的验收,被命名为国家高山无公害蔬菜基地。江口回族镇冷水沟村因地制宜,提出了“产业调整创新路,猪苓为主果畜药,科学管理增效益,抓住机遇大发展”的思路,建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陈武华为领头人的10余户组成的猪苓示范基地,共发展猪苓20000余窝。丰富乡北沟村借助地理环境等优势,把天麻栽植作为主导产业,全村共发展2万余平方米,人均发展50平方米。在争创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活动中,共产党员、太山庙乡长坪村妇联主任刘道友创办的腊肉制品厂,不仅使自己走上了小康之路,而且为本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带动了本村的养殖业发展,成为全县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中的典型。300名“双带”党员在带头致富方面有一定的代表性,对被帮带户的帮带措施硬、帮带效果好,使被帮带户人均纯收入当年增长都在200元以上,在绿色产业建设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所创建的党员科技致富示范基地围绕全县“稳果、优菌、扩药、强牧、兴菜”的产业调整方针,规模大、效益好、带动能力强;所创建的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表现出科技素质好、发展经济本领强,“双带”作用突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在扎实开展 “双带两示范”活动的同时,认真组织实施了“四大培养工程”。今年全县共有党员绿色产业大户276户,非党绿色产业大户588户,其中种植大户519户,养殖大户345户;各乡镇党委共培养绿色产业建设标兵30名,在绿色产业大户中培养后备干部90名,在产业大户中发展党员25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