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就业路在何方

作者:汪 波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4-12-07 00:00 【打印本页】

  
  就业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对于贫困地区来说,由于经济总量偏低,工业欠发达,就业更是困难重重。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就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就业容量的大小和就业率的高低,从一个侧面直接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换而言之,立足区域实际,选准就业的路子,提高就业率,促进充分就业,对于贫困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推动作用。那么,贫困地区的就业路子又在哪里呢?

  贫困地区经济落后,往往伴随着思想观念的陈旧。这种观念陈旧首先是表现在就业上,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还狭隘地认为就业就是找到了一份“正式工作”。这个所谓的“正式”是指计划安排到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集体企业。由于国有集体企业大多数都进行了以产权置换为主的改制,机关事业单位也进行了机构改革,“正式”就业的空间也就相对的缩小。事实上就业空间并没有因此变得狭小,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相生相伴的是就业容量扩展。我们许多人认为国企改革导致了就业容量缩小,实际上是就业观念陈旧的表现,也正是这种落后观念造成了就业渠道和空间狭小的“假象”。贫困地区就业工作要有所突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树立“大就业”的观念。何为“大就业”?简而言之就是通过诚实劳动,取得的合法报酬,无论是在什么行业,什么企业性质,或者是什么“脏、乱、差”的工作,只要去干,都算是就业。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应该彻底抛弃那种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旧的就业观念。认识到那种长期固定在一个单位,乃至一辈子都在国营单位工作的时代,已经一去而不复返了。弹性就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作为贫困地区要解决就业问题,最根本的出路,仍然是发展经济和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国有小企业用人减少是当前乃至今后的必然趋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劳动力需求增长也是一种必然趋势。发展生产和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进程离不开资金和人才的支撑,而这两个基本条件又恰恰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正在组织实施的劳务输出能够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从短期来看,可以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从长远来看,可以积累贫困地区发展急需的资金和培养创业人才,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实践证明,哪个地方劳务输出开展的早、开展的好,哪个地方脱贫的步伐就迈得块。劳务输出不仅使城乡的劳动力走出去挣到了钱、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更重要的是他们返乡后又投资兴办企业或发展产业项目,或者依靠他们引进了资金和项目,增加了就业容量和拓展了就业空间。

  贫困地区虽然经济落后,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着特色各具的等待开发的资源,当然也包括人力资源。只有坚定不移的发展劳务输出,先将人力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经济发展,那么贫困地区的就业路子才能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