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清源治本    创新发展

作者:熊宗友 谢勇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7-12-14 00:00 【打印本页】

宁陕县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纪实


   2005年8月,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28号文件下发后,宁陕县以此为契机,以铁矿、钼矿、钒矿滑石矿为勘查开发重点,全面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明显好转,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矿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大发展,县域矿业规模工业实现率先突破,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领导重视 齐抓共管


  宁陕县委县政府把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进一步充实和加强对整顿规范工作的领导,确立了“科学规划、部门联动、立足治乱,推进治散,逐步实现治本,以集中整治为突破口,以资源整合为重点,以整顿促规范,以规范谋发展”的整顿规范工作方针。07年初县委县政府在总结06年宁陕整顿规范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宁陕县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安排部署全县矿产资源整顿和规范工作,要求县委县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工作力度,针对我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宣传工作力量,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开展整顿和规范工作的紧迫性、必要性。同时,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组织相关部门和乡镇深入到勘查开发作业现场、村组、村民院落,广泛宣传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强力整顿  刹风治乱


  07年我县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秩序工作,按照巩固成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总体工作思路,调整工作部署,完善充实了《宁陕县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实施方案》,强化工作力量,努力克服人员、经费不足,交通、通讯不便等困难,采取“部门联动、定期检查与动态巡查相结合”的办法,经常深入到勘查开发作业现场,全面掌握和了解全县矿产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研究处理了一些具体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继续利用三查工作的成功做法,推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根本好转。对辖区内的所有矿山企业进行定期排查,对存在的问题逐项登记,分门别类进行梳理,提出整改意见。对已关闭的,到点到井实地察看,落实井点监管责任,坚决封死,防止反弹;对停产整顿的矿点,重点排查整改是否坚决,措施是否到位,对未整改到位擅自恢复生产的,采取果断关停措施,予以关闭;对群众反映强烈、新闻媒体曝光的依法予以查处;对存在其他诸如开发利用方案粗糙,环保、水土保持治理方案不全,措施落实不力,尾矿处置不合理等问题的限期整改。结合年检对县域内所有矿产资源勘查项目进行了全面实地检查,针对我县地域辽阔、山大人稀,勘查项目大多位于深山僻地,交通通讯不便,施工艰苦,进展缓慢的实际,我们结合探矿权专项检查,重点对探矿权人资金投入、探矿实物工作量、技术力量投入、工作进展、工作成果等方面进行实地检查,对投入乏力、进展迟缓、不能完成预期投入的责令改正,对圈而不探、长期不开工的责令限期完成投入,拒不整改的,建议上级国土资源部门吊销勘查许可证。继续对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与办矿、矿产资源行政审批行为进行了全面清查,在党政机关部门内未发现滥用职权、失职、渎职、徇私舞弊和国家干部参于办矿行为。07年全县共查出各类问题21件,涉及勘查开发企业15个。

  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巩固整规成果。对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定期进行重点监控,对矿产资源违法违规行为易发区,采取部门联合执法方式,重拳出击,多方合围,使无证勘查、无证开采、越界勘查、以采代探、非法转让矿业权等违法违规行为,无滋生温床,对非法选矿厂进行了清理,。2007年元月至11月,取缔非法勘查开采作业点2处,责令停产整改作业点5处,限期整改8处,关闭非法选矿作业点2处,处罚款15000元。


创新管理  清源治本


  宁陕县针对传统管理重微观轻宏观,重发证轻监管、重审批轻审查的实际,为解决管理中的问题,宁陕县及时扭转观念,实现了管理方式从微观向宏观、从被动向主动、从分散向集中的重大转变。2005年以来,首先着眼于“找出、管住、用好”矿产资源,努力做到“四强化、四结合、四加强”即:强化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识,推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加强资源配置导向管理;强化宏观调控意识,推进宏观调控与微观规制的紧密结合,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强化科学发展意识,推进矿产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和相关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加强矿业市场准入管理;强化监管意识,推进项目审批与批后监管的紧密结合,加强监督管理。

  夯实管理基础。07年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和整顿规范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各阶段工作计划,夯实了任务,结合整顿规范秩序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细化了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违法案件举报制度、重大案件督办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保障整顿规范工作有序推进。

  注重规划,统筹勘查开发活动。在具体规划工作中,严格做到“准、深、严”。“准”就是将重点放在优势矿种勘查开发规划、区域规划以及矿业权设置方案的编制上,将所有规划方案落实在具体空间上;“深”就是在划分规划三区的基础上,率先提出“规划勘查开采控制与转换和微观层面上的资源 配置提供依据;“严”就是研究制定规划实施管理要点,以矿业权设置和登记审批为切入点,实行集中会审制度,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制度、分类勘查开采制度、分区勘查开采制度、开发利用方向管制制度、最低开采规模制度和矿产资源储备制度,严把探矿权、采矿权设立的规划审查关。

  严格准入,强化资源配置导向。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严格矿山生态地质环境治理,强化资源集约规模开发,完善安全监管措施。通过分类研究制定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准入和行业准入条件,进而强化前置性审查,把住矿业权设置审批和登记发证两个“关口”;探索实行上下级矿业权设置审批、双向审核把关制度,实现矿权“一盘棋”管理。

  全程监管,规范矿产开发秩序。把动态巡查和矿业权年检工作结合起来,严格勘查开发设计方案监管、完善储量动态监管制度和矿山动态巡查制度,实行全程监管,有效地规范了矿产勘查开发行为,提高了资源开发效率和效益。


服务发展  科学整合


  矿产资源整合是07年整顿规范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此在摸清勘查开发企业技术力量、工作实绩、资金实力、工作成果、资源储量利用等详细情况的基础上,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约开发、规模办矿、分类指导等原则,以铁矿、滑石、钼矿资源整合为重点,推进其他资源的整合工作。系统制定方案,夯实工作基础。在研究制定矿业权设置方案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宁陕县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总体方案以及重要矿种和重点矿区整合实施方案,将整合工作目标任务逐级分解,将分类处置意见落实到具体矿山。

  创新整合模式,分类实施整合。一是实施矿山整改,使“小矿变大矿”。二是按照“一矿一主一权”。三是推进采用结合,延伸产业链,使上下游企业“由分离到结合”。四是支持优势企业分片主导资源整合和产业整合,使资源配置“由分散变集中”。

  通过整合,资源配置和开发利用布局结构明显优化,走采选加一体化、产业化之路,促进矿山企业迅速发展壮大。采选加结合一体化经营,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更提高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增强了企业的实力。通过政府引导,实现了从粗放的资源型企业向采选加工一体化企业的转变。


着力构建整规工作长效机制


  整顿和规范秩序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强的工作,整顿规范工作任重道远。回顾07年整规工作,宁陕县主要有以下成功做法:首先,县政府把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秩序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及时部署,强化督察,明确各部门、各乡镇工作职责,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强县乡村组、村民信息反馈。在具体管理工作中,实行部门工作转办制度。凡涉及矿产开发管理相关部门在履行监管工作中发现有不属于本部门监管的违法违规问题,要及时把发现的问题以书面形式转交给相关部门予以查处。同时,对存在安全隐患、环保、水保、林业植被保护和治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开发勘查项目,提交县矿产开发领导小组研究,需要停产整顿的勘查项目或矿山企业,由领导小组办公室通知公安部门查封、停供民爆物品,以确保监管到位。二是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安全、环保等标准。凡在我县境内从事矿产开发、勘查的企业,在开工前必须完善相关的前置审批手续,矿业权人须提交环保、水保方案、林地占用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和施工设计方案等资料,在相关手续完备的情况下同意开工,由矿产领导小组统一把关,以确保矿产资源依法有序地进行开发。三是强化动态巡查,构建快速反应机制,加大处置力度。对无证勘查开采的发现一处,取缔一处,对其它违法违规勘查开采行为一经发现,立即责令整改,该处罚的依法处罚到位。四是严肃工作纪律。在整顿规范工作中,县委、县政府要求各部门、各乡镇深刻认识整顿规范工作的重大意义,严格执法,热诚服务,严肃工作纪律,认真查摆问题,把握问题实质,处理公正到位,保证整顿规范秩序工作成效。


完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