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知识问答

作者:原创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0-12-31 00:00 【打印本页】

 

    1、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一种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病情重、病程长、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是国家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

    2、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症状是什么?

    感染出血热病毒后,病人初期表现为发热,体温急剧上升,出现“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面红、颈红、上胸红)等症状;中后期发生全身性毛细血管出血,病毒释放至血液中出现病毒血症;病毒侵入肾脏引起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由于发病早期症状与感冒相似,很容易误诊而延误病情,且治疗无特效药,极易导致死亡。

    3、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由于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初期像感冒,容易引起误诊,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所以遇到不明原因的发热时一定要及时就诊,查明原因.一旦感染上出血热一定要坚持“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地治疗)的原则。

    4、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流行性出血热,由于其传播途径及宿主的多样性(经呼吸道、消化道、破损的伤口等),所以很容易爆发和流行,给工农业、对外贸易及旅游等造成极大危害,治疗一个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如在发病初期,治疗费用一般为3000—5000元,而到中后期则需要2万元以上。由于出血热死亡率高会给家庭和个人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和家庭痛苦。

    5、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规律如何?

    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有一定的流行规律,陕西地区秋、冬季为流行高峰期,即每年11月至次年的1月为发病高峰;每5年一次小流行,每10年有一次大流行。

    6、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老鼠,其传播途径广泛。病毒可以通过破损皮肤和伤口直接进入人的血液和淋巴液;食用被老鼠污染的食物、被老鼠咬伤或被带病毒的螨类叮咬会得病;被老鼠污染的尘土扬起时,被人吸入呼吸道也能感染得病。人群普遍易感,任何人均可发病。

    7、陕西省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点?

    我省是出血热的高发病区,历年来其发病率居全国之首。目前在我省流行的主要是野鼠型(姬鼠型)和家鼠型出血热;近年发病人群有增加趋势,病区不断扩大,疫情形势十分严峻!出血热病人的构成也有所变化,如以往该病主要在农村地区发病较多,近年来,由于人口流动性增加,城市的旧城改造、搬迁等,城市内带出血热病毒的老鼠密度增加,大中学生和城市人员发病人数相应增加,流行性出血热有向城市逼近的趋势。

    8、在校学生应怎样避免感染出血热?

    根据卫生部《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要采取“预防接种,灭鼠防鼠”等综合防治措施。

    出血热是以老鼠传播为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开展灭鼠防鼠,结合爱国卫生运动,铲除鼠类隐蔽、栖息繁殖场所及针对性灭鼠措施,大力控制鼠害。注意饮食卫生,带病毒鼠排出的尿、粪及唾液可通过污染食品及食具,经消化道传播出血热,因此要搞好食堂的清洁卫生,餐具消毒后要正确存放,生熟食品要严格分开,剩饭等食用前要再加热处理。不要随意在路边小摊吃东西;搞好宿舍卫生,妥善保管好食品,防止被老鼠污染;被污染的食品严禁食用。

    预防呼吸道感染。带病毒鼠排泄物污染尘埃所形成的气溶胶,通过呼吸道吸入可感染出血热。因此应减少在尘埃大的区域活动,不进入杂草丛生的草地,不在草地踢、打球。在清扫环境卫生时,应先用水洒湿,再清扫。不要在野外和草坪上随地坐卧或露宿。

    接种出血热疫苗是预防出血热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的办法。近年来我省通过推行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对控制出血热流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9、哪些人应接种流行性出血疫苗?

    凡是在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地区的16~60岁的人群均应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有疫苗接种禁忌症者除外)。

    10、双价“二针”出血热疫苗如何接种?

    该疫苗基础免疫按0,14天的程序接种,接种第一针后6-12月内再加强一针。

    宁陕县疾控中心
    宁陕县健康教育所
    2010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