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城关镇关二村养殖协会发展概述
宁陕县城关镇关二村养殖协会于2008年8月注册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鲍艾宏,现有会员350户。
几年来,协会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以提高养殖户科学素质、专业技能和科技致富能力为己任,辐射带动了全县198个村民小组3000余户养殖大户,年收入高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极大地提高了养殖户的增收致富能力,为建设新农村做出了贡献。
林下养鸡
一、建立科普示范协会,养殖户收入大幅提高。
关二村养殖协会地处城关镇关二村南家湾,距离县城1公里,占地71亩,三面环山,特别适合办养殖业。2008年,协会多方筹措资金150余万元,积极与陕西正大集团联系,利用南家湾得天独后的自然条件,采用正大集团的养殖模式,把生态造林和绿色养殖相结合,修路、修堰渠、修厂房、修建正大圈舍,创办了全县最大的正大化标准养殖场。
自养殖协会成立以来,严格按照正大模式管理,修建了三个共计600平方米的圈舍,养殖规模达1200头以上,年生猪存栏1000头以上,出栏2000头以上,年获利润35万元。同时,协会还瞅准市场行情,利用养殖场地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先后又修建养鸡(鸭)场6个,扩建小鸡孵化室1间,全年累计出售鸡苗20000余只、出栏肉鸡50000只以上、肉鸭10000只以上,创年产值32万元。2011年扩建猪舍1000平方米,建哺乳栏10套、定位栏30套、保育舍一间,环保沼气中型池两个,修建鱼塘400平方米,饲养大约克、长白、二元、外三元猪1100头,鸡鸭3000多只。形成了山腰养猪,山上种果种瓜养鸡,山沟鱼塘养鱼、养鸭,山下种蔬菜的立体种养模式。
优质新品种
二、强化科技知识培训,提升农户科学素质。
协会作为全县养殖业的联系点和技术推广中心,设立科技服务站,配备了整套科普电教设备,经常为广大会员播放畜牧养殖方面的科普知识。为适应市场发展要求,协会先后多次组织养殖大户到西安、四川、汉中、宝鸡、杨凌等地参观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汲取养殖经验,并请西北农业科技大学、陕西正大培训中心的专家教授、技术员来宁陕培训养殖大户,指导发展正大模式及立体养殖。服务站每个月至少为50多名农户开展科技咨询,结合农事季节,上门为农户现场技术指导、操作,解决养殖产业技术问题,向他们提供猪苗、鸡苗,加工优质饲料500余吨,代售兽药,优惠无偿向周围的农户传授种植、养殖新技术3000余人次,方便了广大农户,使广大群众真正走上科技脱贫致富的道路。
同时积极与县科协协调联系,邀请省市有关畜牧养殖专业的科普志愿者对协会的会员进行养殖技术培训、疾病防治讲座,并手把手的教他们解剖病鸡,找出病因,科学用药,科学防疫。2012年,协会为了更好地开展科技培训,购置了桌椅一批、相关培训书籍一批,全年培训经营管理人员1000人次,培训养殖户3000人次,使该协会成为标准化养殖示范协会。
三、依靠科普示范基地,推动养殖产业发展。
几年来,协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还积极影响带动周边农户走共同科技致富的道路。按照“协会(基地)+企业+农户”的运行机制,以协会服务于养殖大户产业链,打造宁陕生猪、山林鸡品牌,增加养殖业收入为宗旨,把普及、推广养殖技术作为服务的主要内容,通过引进、试验、示范、传播生猪养殖适用技术和科研成果,推动全县生猪产业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帮助广大农户致富增收,协会建立集养猪、养鸡、养鱼、沼气、果树于一体的立体种养生态环保模式,逐步做到从产、供、销、科学管理、防疫一条龙服务。目前全县已建设标准化正大圈舍 25500平方米,发展立体养殖500余户,出栏商品猪41900头,存栏92600头,推广发展二元杂交母猪品种3000多头、三元杂交商品猪6000多头,并与陕西正大公司长期合作,由陕西正大公司提供技术支持,长期收购其产品,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使养殖业已成为我县重点农业经济主导产业。
通过不断努力,在科学养殖的道路上,探索出了传统养殖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的新技术,成了农民学习种养技术、交流种养经验、共同致富的示范性场所,带领会员走上了养殖致富路,为加快宁陕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3年6月28日,被中国科协、财政部授予“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