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充分依靠群众 做好贫困识别(扶贫局 谭啸宇)

作者:谭啸宇 来源:扶贫局 发布时间:2014-06-23 08:01 【打印本页】

    “孙习平老婆中风瘫痪在床,我提孙习平,还有何云平、喻建银”,“我提张义学、肖龙华、高先锋”,“我有两个娃子上学,家庭负担重,我提我自己” ……这是宁陕县海棠园村评议贫困户时的一幕。根据中省市精准扶贫有关要求和《宁陕县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全县从6月上旬开始对52个贫困村贫困人口重新识别,这项工作是下一步开展精准扶贫的根本基础,意义重大。海棠园村是全县52个贫困村之一,经济非常落后,全村平均人均纯收入只有3820元,全村分小园组、瓦屋组和干柿垭组3个村民小组。在县扶贫局的指导下,中办赴宁陕帮扶小组、县发改局驻村工作队、筒车湾镇包村干部、海棠园村两委班子高度重视全村贫困户评议工作,成立了由上述人员组成的贫困户评议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全程参加了县扶贫局和筒车湾镇举办的相关培训班,对贫困户识别和建档立卡有关政策文件、工作流程和具体要求进行了深入学习领会。
  为做好贫困户识别工作,评议工作小组和村党员代表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全村贫困户评议工作。大家首先学习了有关政策,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此次评议要充分尊重群众、让群众行使好权利,强调工作小组和村党员要不存私心、公开公平公正做好贫困户评议。接下来按照全村贫困发生率将155个贫困人口指标分配到3个村民小组。最后讨论出“一提二选三录”的评议办法,分别召开每个村民小组的评议大会,每户派一名代表参加,不能参会的家庭可委托其他人,参会户数需达到本组总户数的一半以上。“一提”是指所有参会村民有权公开提名候选贫困户,为避免“富户”进入、“穷人”落选,驻村队员、村组干部和党员在掌握家庭经济状况的前提下,要主动发挥引导作用。“二选”是指由村民对“一提”过程中所有贫困候选户进行无记名投票。“三录”是指按得票数多少从高到低进行录取,直到本组贫困人口指标用完,初步录取结果当场公布。
  按照上述评议办法,评议工作小组用两天的时间对海棠园村贫困户进行了民主评议,共评议出50户155个贫困人口,并于会后在村委会公示了3天。3天公示期内有个别群众反映了情况,共涉及6户,这6户中有4户在初步公示名单中,2户不在。为此,评议工作小组花2天时间入户走访了这6户,实地了解家庭状况,做到了心中有数。然后再召开全村村民大会,6位当事人每人用5分钟时间陈述家庭状况,村民听完6位当事人的陈述后进行无记名投票,投票结果剔除了一个“富户”, 入选了两个贫困户,最终确定了海棠园村贫困户名单,并进行了第二次公示。会后群众纷纷称赞,“党的政策好,只有这样执行不走样才是真的好”,“这活路做得扎实,真正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
  精准扶贫,对象精准是基础。海棠园村贫困识别的经验就是要科学制定评议规则,严格约束人的主观性;要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和村党员的组织引导作用,防止靠交情拉票;要充分依靠群众、信任群众,让群众真正行使自己的权利,使群众心服口服。